第113章 宁王的野心

    第113章 宁王的野心 (第1/3页)

    张超确实很恼火,他当然知道历史上正德巡边的故事,但是事到临头,他还是有点难以接受,倒不是不能接受正德跑出去,而是他这种跑路的方式和目的谁也受不了,太不负责任了。

    正德这个皇帝,实际上非常聪明,他对于朝局和用人一直都比较讲究平衡,异论相搅,而且遇事十分果断,所以大明朝堂虽然小风波不断,但是却不会出什么大事。

    但是正德最大的问题是责任心不够,贵为皇帝最重要的是做每一件事之前,要想好后路,不能跟愣头青一样,做了再说,张超等大臣擦屁股很辛苦的说好不好。

    但是正德的优点却很少有人看得到,绝大部分人只看到他荒唐的一面,比如那个有野心的宁王,他就觉得正德是彻头彻脑的昏君,有这样的皇帝简直是大明的灾难。

    所以宁王朱宸濠就起了心思,他想代替正德成为大明之主,他有这个心思还要从第一代宁王的遭遇说起。

    第一代宁王是朱元璋的小儿子第一,他的封地是张超这一次的战争目标大宁卫,因为手下有大量的蒙古骑兵,所以宁王的实力很强。

    到了靖难时,燕王朱棣就打起了宁王的主意,经过一番骚操作,宁王手下的大量的蒙古骑兵就归了朱棣,当时朱棣忽悠宁王说,等打了天下,到时候咱哥俩一人一半。

    宁王估计也没信,但是他身为塞王,手里有兵,却没有粮食,所以也没有反心,但是他的大侄子建文实在太过分了,所以他就支持了燕王,半推半就把手里的兵交给了朱棣。

    过了几年,靖难成功,朱棣成为皇帝,这时候宁王作为大功臣,他就想分封到一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宁王就对这两个地方上了心,朱棣也不傻,这两个城市都是财赋重地,怎么能交给藩王,最后就把南昌作为宁王的封地。

    这样一段狗血的兄弟故事,到了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就恨得不得了,所以他看到正德越来越荒唐之后,取而代之的想法就产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