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改革从科举开始

    第139章 改革从科举开始 (第2/3页)

了。

    而成为生员之后,一定要严格教育,不仅仅考试的四书五经这些要教,日后当官理政的常用知识也要教授。律法理财水利等基本的知识要具备,朝廷不要书呆子,这是各地学政的责任。

    所以一定要慎重选择学政,一定要加强对生员的考核,特别是常用知识的考核,必须有淘汰率,要能上能下,原来大明在这一块是空白或者不重视,现在必须补上。

    另外那些不孝悌的,喜欢嫖娼的,喜欢无事生非,人品恶劣的秀才各地学政御史地方官员要加强管理,纳入地方官的考核。

    张超前面所说的基础教育,朝廷只需要发几道圣旨,然后鼓励办学就可以了,可是说到学政对秀才的管理,这些大员们互相看了看,这些生员们有苦头吃了。

    接着到了乡试,张超明确一点,一定要加强朝廷对于乡试的管理,因为通过乡试的举人就可以当官了,不得不慎重。

    除了从中枢派出主考副主考以外,一省有资格担任内帘官的并不仅仅是学政,乡试考前一个月朝廷要求各地把有资格担任内帘官的官员公示,并且在乡试主考和各省巡抚巡按联合监督下当众抽取内帘官。

    除了这些,张超还让大家伙讨论如何增加乡试的公平公正,并且归纳在案。

    当然张超抢了地方官这一块蛋糕,他也给予了补偿,张超准备试行让各省巡抚和布政使主持招考经制吏。

    众所周知,明代的吏权势很大,动不动就架空了主官,甚至还可以世袭,这样一来弊病实在太多了。

    所以张超准备把这一块管理起来,地方有编制的吏员五年一轮换,不允许世袭,同时为了补充吏员,但凡是参加过县试的读书人都有资格考试,当然对于这些读书人,很多吏员的限制就被取消了,总不能不让这些人三代不考试吧。

    同时类似于捕头这样的强力人员,由各省按察使和都指挥使衙门主持录取,也同样取消了这些吏员的一些限制。

    这是两块大蛋糕,既逐渐提高了吏员的水平,又加强了管理,还增加了地方官员的权力,张超放了出来,想必各地地方官会十分高兴的笑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