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215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2/3页)

闷热的情况下,上山去看过水稻的情况。

    水稻的情况确实如同她所料到的那般,因为不下雨,而有些干涸。

    为此,余秋雨有些发愁。

    余秋雨愁,那些岭南的百姓更加忧愁。

    在古代,种植庄稼这种事从来都是靠天吃饭的,古代的农业没有现代那么发达,百姓们的收成大部分都是靠运气来决定的,要是运气好就有个好收成,要是运气不好,那么他们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因为不下雨,余秋雨有些忧愁。

    不过,在余秋雨趁着黄昏,骑着快马在农田的附近转了一圈之后,突然有了新的主意。

    虽然说因为干旱不下雨,导致稻田里的水稻水分无多,但是好就好在岭南靠近河流,长江大河里边的水还没有干涸。

    余秋雨下意识地就想到了,她可以利用长江大河里的河水来浇灌水稻。

    但是长江大河离着稻田还有一小段的距离,总不能拿着水桶将长江大河里的水一桶一桶搬过来灌溉稻田吧?

    这样子未免也太麻烦了。

    所以余秋雨和一帮岭南的百姓们再次的发起了愁。

    看着那成堆成堆的稻田和川流不息的长江大河,余秋雨歪着脑袋冥思苦想了好几天,那些岭南百姓纷纷都看着余秋雨冥思苦想了还几天。

    说实话,乌雅影发现,现在的岭南百姓都有些依赖余秋雨了。

    余秋雨在农业上很有天赋,她也是岭南最有主意的人,起初那些岭南百姓都有些眼红余秋雨,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会让余秋雨研究让粮食增产的办法?为什么余秋雨会得到赵至琛和宋哲的青睐?

    现在他们有些明白了,在某些方面,他们确实是及不上余秋雨。

    至少,他们不如余秋雨有主意有点子。

    看着那长江大河,余秋雨想到了主意。

    在现代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的工程,她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工程的规模给缩小,来一个西水东调?

    为此,余秋雨还特意研究了一下长江大河的地形。

    她惊讶地发现,长江大河的地势比较高。

    要是能挖一条沟渠,或许所有的稻田都可以得到河水的滋润。

    而那些地势比较高的稻田呢,也不是没有办法,他们完全可以用风车灌溉,用滴灌和喷灌的法子来让每一亩水稻都有水可以浇灌。

    想出主意来的余秋雨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个法子知会了岭南的村民们。

    这次大家自发的响应余秋雨的号召,大家纷纷扛起了锄头,铁锨,铲子之类的东西,开始沿着河岸挖沟渠。

    事关民生,事关自己吃饭的问题,这些岭南的百姓不再敷衍对待,纷纷拿起锄头什么的,自发的出力。

    所以,余秋雨想象中的沟渠,很快就挖的又深又快。

    而且,那些沟渠的水都恰到好处的灌溉了稻田,恰到好处的解决了水稻的灌溉问题,即便是干旱也不会过多的影响民生了。

    然后,余秋雨就开始设计,有什么东西能够将高处的稻田给灌溉到。

    农村的这种地形,又该怎么设计风车一类的灌溉设施?

    可是就在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