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有钱就是圣主明君

    第九十五章 有钱就是圣主明君 (第2/3页)

崇祯也是拥有千万巨款的。

    十二万户的各五十亩土地足够养活妻儿老小,毕竟这都是江南富庶的水田产量不是北方能比的,而崇祯负责的只是给他们按月开军饷,另外承担教育医疗和居养院,这些加起来用不了太多,十二万人的军饷每年也就两三百万两,崇祯的财力就算以后没有新的收入养他们四年也毫无压力。

    事实上有两年就足够。

    两年时间就足够这支军队真正成长起来了,剩下的银子可以为他们配备更精良的武器。

    这一点很重要。

    话说虽然训练是按照戚继光的兵法,但装备肯定不能用虎蹲炮,这个得换上劈山炮,同样大抬杆和保证了质量的火绳枪也必须配上,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只要给工匠增加工钱,另外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尤其是把责任人制度完善,出了问题先罚主管官员,不受文官体系的干扰,锦衣卫和东厂直接盯上,不合格产品按照编号往上推,从上到下全都罚,这也就差不多足够了。

    由虎蹲炮改良的臼炮也得有,甚至就连木管引信的开花弹也不能少,更重要的是还得配上掷弹兵,杨庆扔炸药包的战术已经流传甚广,据说就连李自成也已经开始培养掷弹兵了,毕竟这个对付咱大清盾车重步兵很管用。

    如果有可能的话能造出燧发枪最好。

    但这个估计够呛。

    明朝的自生火铳是转轮打火,这个东西很不可靠,哪怕在欧洲历史上也没有真正大量装备,欧洲各国也是这个时间段才开始大量抛弃他们的火绳枪,然后换马汉发明的燧发枪。但是必须得承认,明朝的火器技术已经落后很多,虽然明朝拥有很多理论上不输欧洲的火器,但在枪炮这最重要两项上已经全面落后,只是明朝紧跟欧洲的步伐没有停止而已。所以此时南京的工匠能不能造出燧发枪使用的弹簧片仍旧很难保证,这不仅仅是一个工匠技术的问题,钢铁工业的关键除了技术还有原料,大明没有瑞典那堪称神级的铁矿石,就大明的低品位铁矿石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才能达到同样的水平。

    百分之七十品位的铁矿石,和百分之三四十品位的铁矿石是不一样的。

    所以杨庆才惦记石碌铁矿。

    但这座铁矿想要开发出来需要的时间不会很短,首先得把那些流放的苦力们运输过去,并且将他们安置下来,然后还得在昌化的热带森林里找到矿脉,其次还得清理开地表的植被和泥土,然后才能谈开发。

    两年是不够的。

    两年也就能把苦力们安置好。

    五年能挖出铁矿石就不错了。

    所以短期內杨庆只能给崇祯提供咱大清版解决方案,用劈山炮和大抬杆这对组合,而这对组合经过曾剃头的证明也是最适合南方水网和山地作战的,同样崇祯的京营和曾剃头的湘军一样,在制度上都是源于戚继光的兵法,这样也最适合改造,至于这支京营的战斗力……

    那关杨庆屁事!

    这是崇祯的军队又不是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