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司马昭之心

    第一四八章 司马昭之心 (第2/3页)

  杨庆很无所谓地说:“五军都督府加起来足有十个都督,一堆的同知和佥事,这些有什么用?纯粹是浪费银子,干脆点恢复祖制设一个大都督就行了!正好这时候都清空了,也不用再多走一步。”

    “谁做大都督?”

    张国维紧盯着他说道。

    “张尚书,谁做大都督难道是我们做臣子的说了算吗?你们文官难道还想染指军权?这得监国说了算!”

    杨庆义正言辞地说。

    张国维很想一口唾沫喷他脸上。

    你就说自己想做大都督好了,何必非扯上你那小情人?更何况大都督一设军权集于一身,虽然调动权仍在兵部,但这个无非坤兴公主发个命令而已,若杨庆当大都督,那结果肯定就是兵部变摆设,文官几百年努力彻底付诸东流。说白了大明文官强武官弱的关键就在于军权在文官手,五军都督府十个都督成摆设,皇帝的旨意通过内阁到兵部,兵部调动军队然后把命令给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传令各地卫所出兵。但因为各地总督军务是文官而且有尚方宝剑,所以就算五军都督府不转这个命令,文官的总督军务一样也可以调动军队,调不动就该尚方宝剑出了。

    比如倒霉的毛文龙。

    这样内阁,兵部,总督军务三级文官构成完整的统军体系,原本应该在这里面的五军都督府成了摆设。

    但杨庆做大都督就不一样了。

    他只是锦衣卫指挥使是无法给军队直接下命令的,哪怕他让坤兴公主按照他的意思下令,那么内阁和六部六科总督四重文官体系等着阻击,只要一个程序不过杨庆就干瞪眼,话说他现在想抓人都必须得刑科给事中签驾贴呢!

    但他做大都督呢?

    他可以直接给各地将领下令。

    甚至他可以绕开总督军务,如果他蛊惑他小情人,直接将各地总督调走不再任命新的,然后他直接下令给总兵,那文官是没办法的,毕竟总督军务也好巡抚也罢,统统都不是固定的官职,哪怕实际上已经是固定的,但性质上依然是临时派遣。所以坤兴公主把某个总督军务或者巡抚调到朝廷然后不再补缺,这同样文官们也无话可说,大明本来很多地方就没有这一类的官职,那么对那些总兵的统辖权就相当于直接回都督府了,变成杨庆直辖那些总兵们,剩下文官能对付杨庆的就只有军饷了,但问题是杨庆可以动用內库的。

    內库的银子比户部多多了。

    文官想在财权上控制他根本不可能,最后结果就是文官彻底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同样也失去和杨庆斗争的资格。

    这是原则问题。

    这是没有妥协余地的。

    这决定了文官们两百多年的努力是否付诸东流,决定了未来大明是文贵还是武贵的问题。

    “忠勇侯,我们的确无权决定五军都督府是否改为大都督府,我们也无意染指军权,但请忠勇侯明白,这是太祖定下的制度,而维护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是朝廷无论文武所有臣子的责任,忠勇侯若欲擅改大明祖制就先过了老夫这一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