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招兵买马 第〇八三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七章 招兵买马 第〇八三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2/3页)

的动作立即停滞了下来,扭头询问:“姬大人,为何叫末将‘且慢’动手?”

    姬庆文快步走到李元胤身旁,朗声说道:“李指挥,这位小姐不过是一时任性,得罪了锦衣卫而已,也不是什么违法犯罪的大事,犯不上这样一本正经、上纲上线的。把她放了得了。”

    李元胤却道:“不行。今天她得罪了锦衣卫,我把她放了;明天若是又有人得罪锦衣卫,那我还放不放?这样长此以往,锦衣卫还有什么威信?朝廷还有什么威信?”

    李元胤说得倒也又几分道理。

    姬庆文故意抬高了声音,以便让在场所有人都能听个清楚:“行了行了。法不外乎人情嘛!更何况我们苏州府内的百姓,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我姬庆文用脑袋上的乌纱帽打包票,李指挥将这位小姐放了,今后也绝不会出现天启六年那样的事情。”

    所谓“天启六年那样的事情”,指的是天启六年阉党命令锦衣卫搜捕东林党人周顺昌,触怒苏州百姓,引发全城暴动的事件。事后朝廷追查起来,便有五名苏州市民出面认罪自首、英勇就义。姬庆文到任苏州织造提督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将这五人重新收殓安葬、造祠供奉,并请人写了篇《五人墓碑记》流传千古,让后世的中学生背诵得苦不堪言。

    这件事情,不但苏州城中百姓人人知道,就连李元胤也略有耳闻。

    当时这件事情闹得极大,可谓朝野震惊,全靠阉党强行打压下来,才将官事态平息;而如今阉党已近覆灭,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知目前主政的东林党人,有没有这份息事宁人的气量了。

    一想到这里,李元胤顿时有些气馁,唯恐一不小心把事情闹大,自己便成了替罪的羔羊。

    姬庆文见状,忽然放低了声音,在李元胤耳边说道:“李指挥,你知道这位小姐的来历吗?”

    锦衣卫再怎么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未经调查,只通过一个照面,便看破别人的身份。

    因此李元胤摇摇头,同样低声答道:“看妆容、看衣着,似乎是个富家小姐。”

    “李指挥高见。”姬庆文道,“她确实是位富家小姐,只不过‘富家’二字,尚不足以形容她的家世出身。”

    “此话怎讲?”李元胤追问。

    姬庆文“哼”地笑道:“她是苏州申家的大小姐。这个‘申家’的‘申’字,便是老首辅‘申时行’的‘申’自。这下你明白了吧?”

    李元胤听了一愣,用充满了不可置信的眼神,看了姬庆文一眼,似乎是在问:“姬大人,你不是在唬我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