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一三六节 赵率教之死

    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 第一三六节 赵率教之死 (第1/3页)

    然而崇祯却没有搭理此人,话锋一转,又对姬庆文说道:“你这狗才腿脚倒快。记得朕是十月初一下旨让孙老师调你进京,今天才十月二十八,你就巴巴赶来了?”

    姬庆文答道:“要不是漕运堵塞,晚了几天,臣十月二十前后就能赶到京城的。不知有没有耽误圣上的大事?”

    “好!好得很!”崇祯开口赞道,“兵贵神速,正合了朕的本意!哦,现在是傍晚,你进宫之前还没吃过东西吧?”

    崇祯见姬庆文轻轻点了头,便高声命令道:“来人呐!给姬大人做一份银耳莲子粥,再搬把凳子来,让姬大人吃饱了说话。”

    于是在一群肃然站立着的皇亲国戚、两榜进士、一品大员的注视下,姬庆文这个五品杂道小官,便坐着吃起这碗御膳房奉旨特意为他烹饪的银耳莲子粥来。

    姬庆文穿越过来之后,虽然没有沾染上太多的封建官僚习气,倒也学会了不少官场礼仪,因此知道这碗银耳莲子粥虽然味道不错,却是一点也不好喝,急匆匆将这碗粥吞咽下肚之后,便将空碗还给太监,起身向崇祯皇帝谢恩。

    崇祯含笑道:“吃饱了吗?没吃饱再吃一碗,军国大事虽急,却也并不急在这碗粥上。”

    一提起“军国大事”姬庆文便想起正事来了,顺水推舟答道:“皇上,并非是臣肚子不饿,也不是这碗粥不好喝,只是臣这次从苏州带来的五百乡勇团练,还在从大沽口运送粮草、器械的路上,他们没有吃饭,臣这口饭也吃不香啊!”

    崇祯点头道:“有理!懂得爱兵如子,是好样的!不枉你孙老师这番栽培。这样,朕下一道旨意,准你手下兵士可以入京师休整。”

    说着崇祯,便提起笔架上的一支毛笔舔了墨、又扯过一张黄绫纸,刚要书写,却听一人奏道:“皇上,各地进京勤王的兵士良莠不齐,若是放入京师,难保不惹是生非。”

    崇祯抬了下头,见说话之人乃是兵部尚书王洽,却道:“王大人何须杞人忧天?别人带来的兵马且不去说他,姬庆文这狗才,却是以当年戚家军的军制招募编练的。戚家军从来都是军纪严整、秋毫无犯,军纪比禁军三大营还更好些,朕是放心的……”

    说罢,崇祯已将一道圣旨拟定,伸手递给姬庆文。

    姬庆文赶忙起身,双手接过旨意,便又谢了恩。

    崇祯看来心情正好,便问起姬庆文一路来京沿途的见闻来。

    姬庆文如实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