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崇祯二年十一月 第一五六节 金牌令箭

    第十二章 崇祯二年十一月 第一五六节 金牌令箭 (第1/3页)

    崇祯皇帝用力点了点头:“此次朕请老师出山,就是为了能够统领全局,将满洲鞑子驱逐出去。”

    听到这里,姬庆文忍不住怯怯地说道:“皇上,袁督师叫我向圣上代陈一句,说他打算依靠京师坚城,将皇太极的主力消灭,从而彻底解除……”

    这是姬庆文第三次替袁崇焕传话了,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扯淡!”可未待姬庆文把话说完,崇祯便怒斥道,“这厮居然还在痴心妄想,现在能将鞑子尽快赶走,朕已经不甚欣喜了。”

    姬庆文闻言,赶紧闭上了嘴。

    却听孙承宗出来打个圆场,说道:“皇上不要动怒,元素(袁崇焕的字)就是这个脾气。不过此役虽未必能够歼灭鞑子主力,不过只要部署实施得当,还是能够将其重挫一番,略微打压一下鞑子的气焰也是好的。”

    一样的话,从不一样的人嘴里说出来,意义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崇祯听了孙承宗的话,眼中立刻放出希望的光来,问道:“哦?孙老师居然还有这样的妙计?到底如何布置,还请老师教我。朕必然全力配合,外边那些官员也必然全力配合,否则,朕就杀他们的脑袋!”

    “首先是要放任皇太极攻城。”孙承宗淡淡地说道。

    崇祯听了这话,立即就不淡定了:“不行,不能让满洲鞑子攻城,朕丢不起这个面子。”

    孙承宗却道:“皇上不要着急,且听老臣把话说完……”

    原来按照孙承宗的主意,皇太极此次进关只求一个“快”字,虽然是八旗精锐尽出,然而却没有携带攻城器械,面对北京如此厚重的城墙,其实是没有什么攻城的方法的。

    因此,崇祯皇帝其实并不需要担心京师被攻破,而是应当期冀皇太极主动接近京师城墙,然后再利用城墙上的火力优势,重创其主力。

    那么如何才能诱导老谋深算、经验丰富的皇太极出手呢?

    “诱饵,让元素(袁崇焕的字)做诱饵。”孙承宗给出了他的答案。

    要知道,袁崇焕是皇太极的死敌,只要他在辽东一天,皇太极就无法尽情南下;而只要消灭了袁崇焕,那皇太极就可以自诩是海内再无敌手了!

    同样的,朝廷虽然打算以袁崇焕为诱饵,却也不能坐视他被皇太极从容吃掉,必然要有相应的策应措施——也就是说,这诱饵里,要下钩子。

    而与此同时,这钩子放得却也不能太明显,以免吓走了皇太极。

    这就需要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睿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