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节 硝烟落定

    第一八八节 硝烟落定 (第2/3页)



    而温体仁自认为自己才识、能力都不在周延儒这个老头子之下,已然开始密谋篡夺周延儒的首辅之职了。

    此外,军事失利,主持朝廷军务的兵部尚书王洽自然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还有闹得国库亏空,险些发不出饷银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也同样倒了霉。再加上这两人都是东林党人,崇祯见了就愈发生气。

    于是这两位做官还算清廉的大臣,就这样被崇祯皇帝朱笔一挥,押送到菜市口斩首示众了。

    其余官员则是有升有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孙元化代摄京师神机营事务颇见成效,被崇祯皇帝钦点升为山东巡抚。而保举孙元化有功的徐光启,则被升为礼部尚书。这两位,都同姬庆文颇有几分交情,他们的升迁,对姬庆文是一件颇大的利好之事。

    领军的将领之中,侯世禄、尤世威、马世龙、何可纲这几个将领,虽不论作战战果如何,却毕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多官升一级。

    而祖大寿此人虽然做出了战场哗变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可现在他手下的辽东铁骑,却是大明朝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一支军队,朝廷想要牵制和对付皇太极依旧不得不依靠祖大寿的力量。因此崇祯皇帝虽然并不情愿,却还是只能以戴罪立功的名义,对祖大寿既不封赏又不责罚,仍旧让他返回原地镇守辽东。

    而原本坐镇锦州,统领辽东事务的蓟辽督师袁崇焕,虽然暂时保住了一条性命,却被羁押在诏狱之中,没有立即论处罪过。

    袁崇焕的老师孙承宗经过这一场纷争,已是身心俱疲,见情势暂时稳定下来,便要辞官回乡。

    然而现在朝廷里面,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孙承宗主持军务。

    崇祯皇帝为了留下这位老督师,特旨晋封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加太师职衔,加封孙承宗的儿子为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又答应孙承宗只管朝廷军务,其余杂事一概不管。

    太师之职乃是位极人臣的极品官职,大多用以抚恤过世的朝廷重臣,而在整个大明历史上,活着就被封为太师的,便只有权倾天下的第一权臣张居正而已。

    这样隆厚的恩遇,是孙承宗所无法拒绝的,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开始主持朝廷军务,恢复宁远-锦州-山海关一线的防御,同时还要弥补蓟州-喜峰口一线防御的缺口。

    这样繁杂的工作,仅凭孙承宗这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自然是十分辛苦的,急需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