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节 选择

    第三一七节 选择 (第1/3页)

    原来李元胤派出去传令的锦衣卫没有失去联系,并且走路的速度也并不缓慢,在接到安排的第一时间便来到温州城北的瓯江之畔,乘坐早已准备好了的轻快小木船便渡江北上。

    而堂堂诚意伯、南京守备提督勋贵、平定白莲教总提点刘孔昭爵爷的行辕也是十分显眼,让这位锦衣卫不废多少工夫,便寻到了刘爵爷。

    刘孔昭听到姬庆文的请求时候倒是颇犹豫了一番。

    “他姬庆文是什么人?区区一个五品的织造提督,连个正经的功名都没有,居然敢派人来指挥我出兵!我是什么人?是一品诚意伯!是刘伯温的嫡系子弟!”

    刘孔昭是这么想的。

    可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却是另有一番想法。

    “支使你刘爵爷的的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姬庆文,而是他手里的‘天子剑’!天子剑是什么物件?是代表了皇上的最高权威的宝物。有了这样宝物,别说是你刘爵爷了,就是英国公、郑国公、成国公等几位老公爷、就是内阁参赞中枢的几位阁臣大佬、就是福王、秦王、辽王等几位王爷,那也得听姬庆文的号令。传扬出去不丢人!”

    韩赞周的想法要比刘孔昭老成许多,可谓是一语点醒了梦中人。

    原本姬庆文使用“天子剑”节制三军,就相当于将刘孔昭这位钦点的平叛提点给架空了。为此,刘孔昭还特意上书皇帝,请崇祯皇帝亲自明确姬庆文、刘孔昭和天子剑三者的职权大小。

    却不料崇祯皇帝的批复只写着:“这般甚好,尔等小心办事,务必尽快平定邪教叛乱”这几个模棱两可、不冷不热的评语。而这几个字的旨意虽然表面看起来言之无物,其实却表达了皇帝再明确不过的态度——姬庆文之前用天子剑节制平叛诸将效果极好,就照现在的办法办理,其余人都要听从姬庆文的指挥,这样才能平定白莲教叛乱。

    因此,现在姬庆文实际上是奉旨节制诸将,违抗了他的命令,就相当于违抗皇帝的旨意,等同于犯了抗旨不遵的十恶大罪。

    有了这层顾虑,刘孔昭便只能乖乖点起麾下军士,便要听令陆续前去增援被白莲教一通围攻的姬庆文。

    可是“增援”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首先横亘在刘孔昭面前的,便是一条说宽不宽、说窄不窄的瓯江,想要横渡过去,便是一件破费周章的事情。特别是刘孔昭并没有料想到同白莲教的决战会来得那么

    快速、那么迅猛,并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