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〇节 大饥荒

    第三四〇节 大饥荒 (第2/3页)

北方一共就只有这几个兵,现在陕西山西一带又有农民起事,需要明廷分兵镇压。这样算下来,喜峰口得不到西北明军的支援、得不到辽东精兵的驰援,这一带必然又是势单力薄,可以仍由来去如风的满洲八旗精兵侵略。

    因此,皇太极看到喜峰口防线出现的这么许多明廷军士,顿时吓得浑身战栗,同明军略一接触,赢下了个不大不小的胜利,便调转马头,重新向东边退却了。

    其实皇太极要是像他老爸努尔哈赤一样,下死命令要求手下八旗精锐猛烈进攻的话,一样可以将镇守喜峰口的这些明军杀退。可他并没有努尔哈赤的魄力,更何况在他身边还有一个被姬庆文打成半残废的大哥代善。一旦自己战事不利、损兵折将,代善便会乘机发动其他弟兄,将自己这个得位并不十分可靠的满洲大汗轰下台去。

    那时候,皇太极想要求个善终都未必可得了。

    因此,皇太极望着喜峰口的大批明军,只骂了一句脏话,便又领着全部八旗精锐三万多人,沿着来时的路重新东返而去。

    而明军自知自己战斗力羸弱,固守关隘尚且有些不足,要是出城同八旗野战,必然是九死一生,故而也不敢尾随追击,仍由八旗军队从容退去。

    退去固然是退去了,可粮食危机却依旧没有解决,反而经过这场长途奔波,又将年前抢劫、积累的粮食虚耗掉不少。

    正在皇太极一筹莫展之际,他的谋士范文程出了个狠主意:既然中原一时难以入侵,那不如入侵朝鲜!

    朝鲜素来是明朝第一属国,政治制度全都仿照明朝。因此到了崇祯年间的明朝有多疲弱、有多腐败、有多混乱,朝鲜就有十倍的疲弱、十倍的腐败、十倍的混乱。因此不论是同朝鲜接壤不接壤,只要是能够得着朝鲜国土的,都想要侵略一下、占些便宜。

    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就跨海来攻,闹得朝鲜几乎亡国,全靠明朝发兵支援,才让朝鲜免于覆灭。

    如今,满洲皇太极又要来了。

    然而现在崇祯年间的明朝,已经不是万历年间的明朝了。

    当年张居正老相公变法积攒下来的钱财,早已被万历、天启等几个昏君挥霍得一干二净,兵力也在满洲八旗和西北民变的双重打击下变得捉襟见肘,根本无暇分兵保护朝鲜。

    更可恶的是,日本毕竟同朝鲜隔了道波涛汹涌的海峡,而满洲则同朝鲜接壤,不用造船跨海,只要挥动马鞭就能毫无阻碍地侵入朝鲜领土。

    满洲八旗可谓是这个时代最精锐的骑兵,或许没有之一。真的发了狠劲全力攻击,就连辽东铁骑都很难抵挡,又更何况是区区一个朝鲜了。

    不过半个月功夫,朝鲜平壤、开城、汉城等重要据点全部沦陷,要不是靠着朝鲜北方山路崎岖的地利之便,朝鲜国王李倧就要被赶下海去了。

    消息传到明朝,自然又是一片朝野震惊。

    留在明朝的朝鲜使臣崔有海更是想出了个刁钻的办法,每天什么正事都不干,就跪在皇宫之外,央求明廷派兵救援。偏偏崔有海跪的时候并没有穿着官袍,而是披麻戴孝,说是为死难的朝鲜百姓哀悼,跪得累了不时还嚎哭几声,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