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身世流离苦,莫做乱世人

    正文 第四章 身世流离苦,莫做乱世人 (第2/3页)

    夜朝五十三年,南诏郡彰云州隆县境内一处小山村,张破晓就出生在这里,还有一个土气的名字叫张重八。

    他的家境不富裕,准确的说,是很穷。家里是东冷夏热,四面通透的茅草房,他还有五个哥姐。

    从他记事开始,印象中都是父母哥姐每天早出晚归的下地劳作。尽管种出来许多的粮食可依旧吃不饱饭,就因为他们都是佃农-地主家的种地工,粮食的绝大部分要交给东家,自己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这样的日子他的父母兄弟都觉得很好,毕竟能吃饱饭,全家生活在一起,平静、幸福,其实他们是很容易知足的。

    张重八会走路开始,就随着地主家另一个佃户家的孩子王小三一起去放牛,调皮捣蛋的过完了他的童年。

    这样的生活在夜朝六十九年发生了变化,也打破了张重八一家平静的生活。

    这一年,天都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特大雨季,境内的河水暴涨,天都最大的朝河泛滥,河沿岸的城市、村庄和农田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直接死于水患的上万人,还有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夜朝的官员到地方赈灾,不积极协助地方治理水患,安置灾民,反而当做一次免费旅游,到地方胡吃海喝,贪污赈灾款隐瞒灾情,上报朝廷死者只有几百,妥善安置灾民一万余人,就这样不了了之。

    同年的南诏郡也遇到很严重的干旱和瘟疫,夜朝下到地方巡视的官员根本就不重视,反正不是玄魔族人,死就死了,匆匆巡视了一番,趁机拿了些灾银,就回去复命。

    这样的后果就是间接造成了十多万人饿死街头,瘟疫严重的地方,几十公里无一活人。

    天都的皇宫里依旧欢歌乐舞、山珍海味,而中阙郡的淮燕县、淮呈县和南诏郡勾县、理县、隆县这些地方就成了人间地狱,路上、街上甚至山里都有许多的死尸,不时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张重八的小山村遭遇的就是旱灾。整个山村除了地主家和少数几家有一点私地的留有存粮外,别的家庭在地里种不出庄稼后就远走他乡求活路了。

    张破晓的爹比较固执,认为天总会下雨的,等有了雨,其他的佃户都出走了,那么他的留下就是对的。

    地主东家看在他多年老老实实的做活,遇到灾年也不走的话,兴许就升他做工长,每年多出来好几袋粮食呢。

    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张二狗(张重八的父亲)的苦等没有等来幸福美满的生活,等来的是就要饿死的绝境。

    张二狗穿着单薄破烂的衣服,佝偻着身子,辛苦的把担来的水都倒入水缸。缸里的水很浑浊,就这些水都是走了几十里地,排了几个时辰才挑来的,近的地方都没有水了。

    张二狗放下担子,肚子又一阵阵的扭曲疼痛起来,他已经七八天没有像样的吃顿饭了,他舔了舔干裂的嘴皮,看着在屋里盯着他的几双眼睛,苦涩而又愧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