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时光

    第二章 少年时光 (第1/3页)

    A、“燕王扫北”

    1962年1月29日下午一点多(农历1961年12月24日)在德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一个婴儿呱呱坠地。这就是我。

    我的出生,给这个大家庭带来了非常大的惊喜。因为我是长子长孙。按我们梁氏家谱“……际、殿、云、朝、尚、安、仁、祖、义、克、大、齐、家、万、事、永、存”来说,我爷爷是“安”字辈的老大,我父亲是“仁”字辈的老大,到了“祖”字辈我又是老大。

    关于我们梁氏家族的历史渊源,还有一段故事呢。

    相传,1399年朱元璋死后,朱允炆以皇室太孙继位,叔叔朱棣对此十分不满。朱允炆感到众藩王兵权过重,势力超过朝廷,听信谋臣之言,撤藩削权。朱棣见诸王被废,自己怕是难以幸免。尤其父死因有“诸王邻国中毋至京师”的遗诏被阻,因而自己未能遂愿,当不上皇帝。第二年其借朝贺改元之机,带着世子公主家眷等亲往京城,探听虚实,以谋对策。

    朱棣的人马,沿驿道经州过府,一日来到禹城石门王村,视如掌上明珠的三公主突发疾病,不日身亡。公主病逝,朱棣心急如焚,十分悲痛,但因形势紧迫(蓄谋夺皇权),只得留下一名亲信和部分人马处理丧事,自己率大队人马匆匆奔京城而去。

    后来,朱棣与建文帝的矛盾公开化,他便率大军起兵反朝廷,向南京进发,路上受到各地正统驻军的阻击和反对。当时人们都认为朱棣谋反不道,称为“叛臣”。禹城当然也不例外,知县杨瓒指示驻军与朱棣军打仗,并挖了公主坟,抛弃弃野。因此,朱棣对禹城痛恨至极。朱棣率军攻破南京,消灭了建文帝,自己夺得了帝位,历史上称此为“靖难之变”。朱棣当皇帝后,便挥师北上血洗了禹城及济南以北各地。历史上称为“燕王扫北”。

    战事平息后,官府下令从陕西大槐树及河北京西、山东诸城等地大量移民到禹城。

    梁氏的先人,就是在那时带着家眷从陕西大槐树迁徙而来,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耕作。

    作为炎黄的子孙,2012年5月19日,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到陕西黄帝陵寻根。据史料记载:梁姓为“嬴姓伯益之后,也就是说梁氏的始祖叫伯益。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定名梁国,国君即康伯,以后称梁伯,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亡国后的梁国子民,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即梁氏”。

    在当今按人数多少排列,梁姓在全国是第21大姓。

    B、从城市到农村

    孔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爷爷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当听说生了个孙子后,非常称心如意,就特别高兴地对家人说“这又是一个大哥啊,称心如意,就叫可心吧!”

    1962年的春节过后不久,爷爷就到德州去看他的长孙去了。父亲看到爷爷的一霎那愣住了:爷爷又瘦又黄,浑身浮肿,说话有气无力。他说,家里一点粮食都没有了,每天靠吃一些野菜、树皮,维持生计。好多地方都饿死人了。后来才知道,本来奶奶要跟爷爷一块来的,但因为家里一点吃的都没有,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三姑和四叔梁仁华、五叔梁仁国到胶东讨饭去了。家里有二叔梁仁义和三叔梁仁忠在家看家。

    爷爷到来后,父母就把床让给了爷爷睡,他们就在地下打起了地铺。当时,父亲和母亲在城里情况还好些。父亲每月供应粮食30斤、母亲是29斤,吃饭不成问题。

    当时正是“大跃进”时期,在“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浮夸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错误地确定全年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几千万人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960年冬,随着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太跃进”运动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开的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以上是国家宏观层面对“大跃进”的描述。而对于每个具体的个人来讲,关于这场运动的记忆,似乎只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饥饿。

    当然,那个时代也不仅仅只给我们留下了符号般的“痛苦”的记忆,那时代也自有其骨肉与血脉,是活生生的,是除去泪水之外也有欢笑与歌声的,例如“大跃进”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二倍多。例如经济、科技、国防、文教、卫生领域的发展都是在那一时期奠基、起步、突破的,例如我国的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第一台每秒运算万次的电子计算机、第一艘万吨轮、第一套彩色电视机的接收系统等等,这类“第一”可以列出成百上千。

    也许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么一个细节:作为人们集中表达“大跃进”吹牛的一句典型口号:“15年赶上英国”,到1972年,我国煤炭、纺织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那么,从1958年到1972年,是多少年?这道算术题的答案是14年。

    更有过来人回忆,那时候每天放学之后,都要在城乡结合部设扫盲“路卡”,开展挖蝇蛹、除四害等活动,几千年来我国文盲占绝大多数的状况短短几年就发生了根本转变,肆虐几千年的血吸虫和其他很多传染病都在“大跃进”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他们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