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DTCode

    第226章 DTCode (第2/3页)

体的狂欢足足持续了2周之后,才被一个传媒大亨的天价离婚案吸引走。

    深思集团的目的也达到了,没花钱就做了一大波广告,这才开始配合有关部门洗地、封号、删帖。

    一套连招下来,几天后,大部分负面新闻都消失了,仿佛从没有出现过一样。

    江远确信,经过这番操作后,只要DTOS上线,肯定有非常多的西方用户抱着各种想法第一时间试用,然后再到深思集团的官网论坛上痛骂一番。

    江远的研发也算顺利。

    仅仅5天工夫就激发了触类旁通,实现了最初的‘源码化具现想象技术方案’,然后他就立即进行了进化。

    到了6月中旬时,江远终于完成了DTCode的所有代码。

    编译完成后,江远终于得到了一个DTCode 1.0版应用。

    他兴奋地搓搓手,自言自语道:

    “来试试效果吧,嗯,做个网络贪吃蛇玩玩。”

    江远戴上DT1,开始思考网络贪吃蛇的程序如何实现。

    首先,这是个简单的网络游戏,所以需要基本的网络同步功能,DT1是运行在indos上的,那就用IOCP框架开发吧。

    这时,DTCode的强大之处体现出来了。

    在江远集成了一定的专家系统之后,DTCode变成了一款极度智能化的开发软件,它可以自动填写一些简单的固定代码。

    原本程序员如果想开发一个网络程序,需要考虑的东西非常多,以C/C++为例的话。

    从功能设计的角度,他需要想明白如何控制网络连接开关时序、如何保证连接池大小、控制内存缓冲、封包加解密、最基础的SOCKET功能、IOCP框架怎么使用。

    从性能角度,他要考虑合理分配线程,把加解密放到一个线程,把打包拆包放到另外的线程,把SOCKET创建单独一个线程,把收发再单独一个线程,最终这些都要跟逻辑线程完全独立。

    从程序语法角度,他还要确保自己不会手误,写出错误的、但编译器发现不了的语法错误。

    从内存角度,他要保证程序不会内存溢出,以至于出现该死的‘烫烫烫烫烫’错误。

    等等等等。

    正是因为考虑的地方如此多,所以想写出无BUG的程序才如此困难。

    现在有了DTCode不需要了。

    它只要发现程序员想写一个IOCP代码,就会立即填写一个高性能的可运行源码,然后展示给程序员看,再根据程序员的思考自动修改需要该的部分,并给程序员看修改的部分,最终完成程序员想要的功能。

    说白了就是CTRL-C+CTRL_V大法的智能升级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