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谏言

    第一百零七章 谏言 (第1/3页)

    好酒好菜,赵匡胤和赵普两人聊得正欢,孙悦则老老实实地端着个酒壶像个服务生一样的在一旁服侍,虽然不敢插话,但能听一听这么高级别的对话,对他来说也是有益的。

    聊了一会朝堂上这两天发生的大事小事,赵匡胤终于进入了正题道:“如今,禁军之兵权我已收回了大半,军改虽尚未完成,但也算是初见成效,可是自唐亡以来,天下分崩,几十年里称帝称王者竟有四十余人,我最近常看史书,似乎自夏商以来,从未有过如此乱局,这些君王中,亦不乏有雄才大略之人,奈何这天下始终难以平定,如之奈何?”

    赵普闻言道:“回官家,臣以为中唐之前之所以天下安定,是因为大唐以关中强军立国,内重外轻,而中唐以后,繁镇割据,是因为外重而内轻,我大宋若想继往开来,必须收天下精兵入禁中,重回内中外轻之局,谓之强干弱枝。”

    说着,赵普就将他那套大名鼎鼎的强干弱枝之法一一说了一遍,赵匡胤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显然也很合他的心意。

    哗啦的一下,孙悦冷不丁闻这四字真言一不小心手一抖,就将酒撒到外面去了。

    “官家赎罪,师父赎罪。”

    说着,孙悦连忙就手用袖子将洒在桌上的酒水麻利的擦干,心中却是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强干弱枝,这是大宋二百七十年的国策呀,想不到自己居然有幸旁听,实在是忍不住心里的激动,手抖了。

    赵匡胤斜着眼睛瞅了他一眼,突然道:“小子,可是有什么想法?”

    孙悦连忙道:“此乃国本大事,哪有下官说话的份,下官才疏学浅,发言也是胡说八道,实在不值官家和师父一听。”

    赵普却道:“说不说在你,听不听在我们,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小子向来聪慧,若真有所思所悟,未必就是无用之言,尽管说来听听便是,怎么,莫非你觉得师父会记恨你抢了我的风头?”

    “徒儿不敢。”

    赵匡胤想了想道:“若有所悟,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