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裂痕

    第二百一十七章 裂痕 (第1/3页)

    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赵匡胤也在颇感有趣地看着他,赵光义则是面若寒霜,瞅孙春明的目光跟刀子一样。

    其实绝大多数的朝堂吵架,吵的都不是对错本身,因为朝堂上很少有什么事是绝对的错,更没有绝对的好,一件事情的好坏更多的还是在于你怎么去理解他。

    每一次吵架,说白了不过就是不同身份之间的一种碰撞罢了,这个层次的大佬,每一个人代表的都不是自己,而是他们身后的整个利益集团。

    比如韩重赟,他哪怕似乎说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但这件事上他也必须得站出来,因为他是殿帅,身后是整个禁军的将士,哪怕这事儿本质上对大宋是一件坏事,他也一样会同意。

    而赵光义则是文官领袖,他的立场其实也无关对错,这种事他必须得反对,因为水泥这东西,用于内政的话不管怎么用都能创造政绩,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gdp神器,不管是为民谋福还是培植亲信门生,这都是杀手锏一样的东西。

    而现在若是换成了马,那就跟他们整个文官系统没关系了,至少是和他这边的文官没关系了,因为马这东西是打仗用的,打出了战功那是军人的事,是枢密院的事。

    相对的,武重,则文轻,圣人虽说什么一张一弛文武之道,阴阳太极抱元归一,但那其实都只是大道理而已,这世上最特么没用的东西就是大道理,中华历史从有明确文字的国人暴动到宋初三千年了,就从来没有过所谓的文武平衡的时候。

    武重,则文轻,这是最浅显的道理,而皇帝,就是在中间玩赖作弊调整砝码的那个人。

    不去管这事儿对大宋怎么样,就说对文官来说,对他赵光义来说,是绝对百害而无一利的,反而对赵普,却是一个抓实权的机会,这事儿办成之后也会提高他的个人威望。

    这些道理孙春明到底懂不懂呢?他懂!他绝对懂,也正因为他懂,所以见他此时如此斩钉截铁的打自己的脸,赵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