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大提前的是非

    第三百一十五章 大大提前的是非 (第2/3页)

是一直留在京城呢啊!

    如果悲观点想,这会不会是赵匡胤的一种手段呢?让他赵光义这个有实无名的皇储,在赵德昭长大成人之前没有办法一手遮天一家独大,万一哪一天人家改变主意了,省的自己尾大不掉?

    赵光美那边的权利,他收回来固然容易,可赵德昭收回来岂不是更容易?这特么分明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啊!

    帝心难测,谁也不是赵匡胤肚子里的蛔虫,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想着什么,没有人知道。不过赵光义却觉得,八九不离十。

    赵光义第一次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手伸的有点太长了。

    当然,他肯定不知道,把他坑到这个地步的,其实是至少在目前为止一直在帮着他,为他出了大力气的孙春明。

    原本历史上赵光义要比现在弱的多,军方的诸多叫得上号的将领中几乎就没有一个卖他面子的,政事上他也一直在被赵普打压着,赵匡胤捧他都来不及,又哪里会踩他?

    为了捧他,赵匡胤亲自给他加了一磅又一磅的砝码,凡是对他不敬的将领一律狠狠的收拾,凡是投靠在他麾下的文武全都狠狠的提拔,最后再咣的一脚把赵普给踹下去,从此后赵光义终于在朝堂上只手遮天,以至于后来赵匡胤自己都没法收拾这个自己一手养出来的庞然大物。

    可现在呢?

    赵光义有了水利之功,至少所有的文官全都紧密的包围着他,以他马首是瞻,而这次征伐后蜀,这货又有了军功,从来没打过仗的他在军中都有了威望,原本死死压着他的赵普更是被他狠狠的踩在脚下。

    赵匡胤已经不需要再捧他了,相反,他的猜忌,却比原本历史上要提前的多得多的多。

    猜忌这种事,别说是亲弟弟了,亲儿子也就那么回事儿,放眼中华五千年,大帝的太子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唐太宗到李隆基,这特么皇帝越出色,太子死的就越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