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机锋

    第四百四十六章 机锋 (第1/3页)

    明明是因为赵匡胤的丧事齐聚开封的各路豪杰,却几乎夜夜都在相互串联,不管是石守信与孙春明的会面,还是孙悦与潘仁美杨继业的会面,都不是什么个例,整个开封城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局面。

    这在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都几乎是很难想象的,除了赵光义本身威望不足以服众之外,五代的六十年动乱其实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这帮收我兵权的大佬,除了孙悦这种奇葩之外,哪个不是最少从后汉熬出来的?

    老皇帝一死,上到将军下到士卒,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绝不是什么正统啊继承啊之类的东西,而是,是不是又要改朝换代了?这一波跟我有没有关系?

    所以客观来说,原本时空中赵光义能守得住他哥打下的这片基业,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这一切的一切,要说赵光义完全一点都不知道,那就纯属扯淡了,可他除了暂且忍耐之外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他手里不是没有屠刀,可他却不敢胡乱的砍,况且他也不太知道该砍谁,后晋之事毕竟相去未远。

    稍稍清点了一下来送行的这各路诸侯,发现他本来应该是依仗的老丈人符彦卿却没来。对此,人家给出的理由是身体不适,不宜远行,所以派了儿子代替,本来么,人家都八十多的人了,按说也应该有个理解。可是你特么既然老的都快死了,又是怎么从洛阳一路跑回雄州去的呢?

    这让赵光义的感觉很是糟糕,心里忍不住的就阵阵慌乱,却也只能强打起精神主持大局。

    出殡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一身孝服的赵光义哭嚎着主持仪式,在冗长的流程结束之后,便由他牵着赵德昭的手,亲自扶着管墩步行出了开封城,一路往洛阳而去。

    下葬之事无甚可表,故地重游,当年他们赵家在洛阳的时间其实也不长,赵匡胤倒是还有个童年,而赵光义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按理说应该并没有什么印象,却还是一脸欣慰的拍着赵光美的肩膀道:“好三弟啊,这洛阳城一别经年,居然被你建的这般漂亮繁华,好好好,我三弟这能耐真是大呀。”

    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