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地之主

    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地之主 (第2/3页)

    耶律贤也不是没想过集中收缴,统一贩卖,然而一来他们契丹还没那么高的集权,此举难免会惹来众怒,二来,人家掌控价格,愣是把走私的价提的比官卖高出了一倍。

    至于仿制珍妮纺纱机,耶律贤压根就没想过,大宋和契丹之间手工业的差距,比他们养马的差距还大。

    牧民们因为贩卖羊毛,得到了大量的大宋货币,而这大量的大宋货币自然要在蓟州城购买大量的大宋商品,这也使得蓟州的边贸飞速增长的同时,使大辽牧民开始接受大宋货币。

    目前,大辽内部基本上已经开始接受银元货币了,不同于历史上契丹对宋钱的需求使大宋陷入银荒,此时的大宋货币可是以钱庄为依托的半信用货币。

    如果这样的情况再持续下去,用不了几年时间,孙悦就能控制契丹经济了。

    当然,契丹经济大体还是脆弱而原始的,不可能像后世的美帝一样,光凭印美元就折腾的全世界没脾气,然而除此之外,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却是更让大辽内部急的火上眉毛。

    人口。

    燕云十六州毕竟才割让不久,耶律贤上台的时间也并不长,胡汉矛盾也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多数的汉人,对中原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向往的。

    而蓟州的繁华使得它需要大量的人口和劳动力,生活在此地的百姓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于是大量的汉人开始携家带口的,从四面八方往蓟州及其周边迁移。尤其是这些人中的商人,他们既了解契丹,又了解汉人,往往在边贸中赚了大钱的都是这些人。孙悦为了吸收这些人口当然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之上还给出了免税、送粮、送钱、甚至送媳妇等阴招。

    契丹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否则若幽州一带的汉人都走光了,他们拿个空的幽州城又有什么用?所以万不得已之下,没脑子的契丹人最终还是用了老办法:杀。

    这一杀,直接就把耶律贤上台几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