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论道显锋芒

    第四十四章 论道显锋芒 (第1/3页)

    荆山深处寺庙多,云雾山一带殿宇相望,钟声相闻。

    天鹿禅寺,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传说远古时此山有许多鹿,留下大量鹿疃,这就是寺庙“鹿”字由来。后来有座寺庙,故称天鹿禅寺。因其地理风貌绝佳,又称作云门山、紫石山。从古至今,慕名而来天鹿禅寺揽胜的名人雅士众多,或题诗赋词,或修行寺院,盛极一时。

    沮水两岸由南向北都是丹霞地貌,天鹿禅寺正好坐落其中,山水秀丽,山若盆景,蜿蜒曲折,林木繁茂与红沙岩交相辉映,小河沿山脚迂回,河边的回弯处形成空旷的小平原,这也是天鹿禅寺的中心,并由两个相连的四合院组成。

    细细游览,天鹿禅寺更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徐徐打开:水依山势,树依石生,没有多余的笔墨。若登上山麓俯瞰群峰,它又像精致的盆景,无需任何雕琢,两边的青狮、白象两山合围形成独特的小盆地,云门山麓的锦屏一峰巍巍矗立,只留下碧绿的小河和悠然飘逸的山路,秀美圆润的山丘如臂弯相围,美妙绝伦。

    天鹿禅寺是佛教圣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佛,使此地变得如此静谧安详,还是因佛发现了这块宝地。典型的丹霞地貌,山峦险峻,鸟鸣空山,兰香幽谷,苦竹婆娑,溪曲秀美,风光十分迷人。寺有奇山异水、珍木仙竹花草,构成“玉带七曲”、“锦屏一峰”、“苦竹幽溪”、“松亭呼风”、“石柱冲宵”、“法华古台”、“罗汉点头”、“危岩招仙”天然八景。

    “天鹿八景”歌谣曰:

    玉带潆回绕碧流,天开一幅锦屏幽;

    溪边竹叶云垂幕,亭畔松萝月挂钩。

    石柱果然千气象,华台哪复记春秋;

    峰前座拥阿罗汉,笑向招仙日点头。

    除了自然绝妙“八景”外,天鹿禅寺还有“青狮白象”、“观音岩”、“象尿泉”、“牛鼻洞”、“银子窝”等众多景点,点缀其间。一步一景,别致新颖,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从云门山顺山势看去,在转咀处定格,恰似一头罕然无比的大象,整个山体故又称为“白象山”。奇巧的是,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