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茶润文脉香

    第六十一章 茶润文脉香 (第2/3页)

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诗是作者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倾吐、宣泄和抒发。

    这时,汪秀才道:天一,你要重点掌握唐代鼎盛时期的诗歌,这也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

    农天一说,先生,学生记住了。

    天气明显燥热了,汪秀才脱掉外衣,继续讲课:唐朝饮吟之风大盛,于是饮茶成为一种高雅的风尚,也成为陶冶情操和友谊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诗人爱茶、饮茶、写茶、说茶也成了定律。诗歌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茶富有大自然美,具有提神益思的功能,饮茶使人心旷神怡,产生对人性美的联想,因而,自古茶就成为诗歌吟咏时必不可少的佳品。以茶会友,以诗会友,茶则通过诗提高了茶文化的内涵。

    汪秀才抿口茶,继续开讲:《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有多首与茶有关的诗句。如:“采茶新樗,食我农夫”,“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等。晋代诗人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中赞茶为“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和卢仝等著名诗人都写下了富有哲理的茶诗。李白的“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色的蝙蝠)白如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白居易的“架岩结茅屋,断壑开茶园”;杜甫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汪秀才讲的龙飞凤舞:诗人把品茶心情之愉悦,环境之幽美,写得如同一幅高雅清逸的《品茗图》。陆羽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里的“精行俭德”是茶道思想的内涵。

    汪秀才最后说,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勤俭朴实、道德高尚之人。

    时至初夏时节,农庐夫妻请钱书生给农天一讲茶与书画艺术课程。

    钱书生侃侃而谈:茶与书法,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都有着严格的方法和技艺,那么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完美表现了中国茶文化。书法的发生发展,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沿着一条由实用到艺术的道路前进的。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格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说到这里,钱书生特别提醒道:天一,你要牢记这句话。

    农天一连忙回答:先生,学生知道了。

    钱书生梳理历代书法脉络: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成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