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商战犹正酣(上)

    第六十四章 商战犹正酣(上) (第2/3页)

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他们不仅直接收购茶叶,而且建工厂制茶。”

    大家同意这个观点。

    秦玉河接着说:“后来我作了一番调研,准确日期是1891年4月21日,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造访汉口时称,万里茶路是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汉口是伟大的东方茶港。”

    农庐胸有成竹地说,“三济堂茶行”正逢其时啊。

    秦玉河与韩之楠点头称是。随后,他们回店休息。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经洋买办引荐,秦玉河认识了俄国茶商尤金思,并从他的口中获知大量茶叶市场销售信息,得知俄国人的饮茶习惯。不久,又与尤金思进行了茶叶交易谈判,达成初步贸易意向。

    根据俄国市场对茶叶口味的喜好,秦玉河立即与农庐商讨,改变制茶工艺,创立专门的茶坊、茶库,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砖茶,以便长途运输,用茶叶打开西伯利亚人的钱袋子。

    在此之前,农庐与茶行的其他股东商议后,决定推出“颐红茶”品牌,这“颐”字取南颐县之“颐”并作为红茶的代称,同时打出“三济堂茶行”外销的新品种。所以,农庐很快推出了中高端的“颐红茶”品牌。通过近一年的销售,“颐红茶”在市场上反映良好,赢得了口碑,并且抢占了一部分中高端客户和市场份额。

    农庐此次专程来汉口,正是为了与俄国茶商洽谈“颐红茶”贸易之事。

    这天上午,秦玉河领着农庐来到尤金思在中山大道的办公楼,进门后,尤金思既不打招呼,也不说话,只是嘴边浮起一丝浅浅的笑,那眼神意味尤深,打量着眼前这位中年茶商农庐:斜襟长布衫,青帮白底的紧口布鞋,在软缎帽檐之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微笑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东方人的神秘与端严。

    农庐站在尤金思面前,秦玉河刚才带他进来时,按礼节农庐向尤金思行了一个拱手礼,尤金思坐在椅子上像一座小山,一动不动,只是脑袋略略前倾,象征性地点了一下头。尤金思似乎故意在那里端架子,给农庐一个下马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