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叶御苍茫(上)

    第七十六章 一叶御苍茫(上) (第1/3页)

    路遥茶更香。

    为保证茶品质量,讲究信誉,农庐呕心沥血……他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

    “三济堂茶行”自制出口口味独特、汤色醇厚的“颐红茶”,并以南颐县作为采制、加工的基地,建立专有茶库,以求稳基固本,掌握主动权。

    采取茶叶收购、加工、贩运“一条龙”的方式进行布局。即:自行在峡州、荆山及咸宁一带购买茶叶或茶山,组织茶叶生产,并在南颐县的青莲镇设庄,精选合作对象,收购茶叶。

    同时,自行创立茶坊、建立茶库,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砖茶,妥为收藏。每年茶期,雇佣当地工匠进行组织运作,精制茶叶。

    陆地运输,在南颐县用车马运输至沮河码头,再用船帮,由水路运经沙市、长江至汉口,再沿汉水运至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晋商韩之楠称之为十里店),而后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山,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再于鲁村换畜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或归化,再换骆驼至俄罗斯库伦、恰克图。

    返程时,“三济堂茶行”从恰克图向内地运送的银锭,每块重达1000两合六十四斤,雇专用马车运输,如果马匪来抢,因无法俯鞭掠取,只好弃之而去,于是大家都叫这种大银锭为“无奈何”。

    后来,各商家都以此方法对付马匪,铸起了“无奈何”,马匪面对“无奈何”也就不得不有所收敛。茶商也因此受益,来回均有交易,返程就不用跑空趟了。

    正因为农庐在对俄贸易中极具远见和谋略,以质取胜,又注重信义,很快就取得了俄商及俄国官方的重视,不久,便将生意做到了恰克图以北的俄国境内,如莫斯科等地,使茶叶之道增长到上万公里。

    农庐跟巫青说,“这个未曾料到啊,算是一份意外收获吧。”

    巫青提醒,“我们要稳扎稳打,切莫掉以轻心!”

    农庐点头称是。

    而这时,茶山的管护已完全由丹霞与白龙杰接手,包括初期制茶、茶库管理等茶事,他俩已成为农庐已的得力帮手。这让农庐甚是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