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兰茶生幽谷

    第九十五章 兰茶生幽谷 (第2/3页)

意,在这段时间里,农天一好久未见兰草花了。尽管兰花的香味在城市时有所闻,但多半是从擦身而过的闹市散发出来的,多了一份浓郁,少了一丝清香,缺乏历久弥新的幽香,三步之外就消失了。

    前不久,农天一与家人到山里插青,看到山上的兰草,就像遇到久别的亲人,想挖一株回家栽上。这似乎有一点残忍。他找到一株举着苞的兰草,旁边还有几棵野生茶树。为了让这株兰草能保持原有生存环境,就多带了一些泥土,回家后栽在花盆里。

    农天琴也喜欢的不得了。

    其母说:“兰香茶香,相得益彰。”

    时至清明,花枝近一尺高了,花苞尚未打开。估计过几天,就会开花。

    两天后,农天一推开窗,果不其然,就闻到久违的野兰草花香。凑近一瞧,有一株花苞绽开了。第二天早上走出卧室,一股丝丝清甜香味涌来,花香不由自主地就游进了他的每一个细胞。近观,所有花苞都散开了,像是挣脱了羁绊,芬芳松开了镣铐。似有一股山野香风袭来,他深吸几口气这山野灵草,像获得了一阵慰藉。

    兰花站在孤绝的窗外,就像站在无人问津的林中,寂静地开着那份属于天然的本性。有诗曰:

    “海上皇宫不夜天,宫灯如月照华廷。

    摘来香草清无限,掩映宫灯各尽妍。”

    兰花,其叶俊秀飘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赞誉为“王者香”以来,声誉鹊起,备受后人喜爱和颂扬,为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茶叶,嫩芽香叶,香高味美,是老百姓长期以来“开门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

    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芽叶相连于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草花;二是说,采制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

    兰花与茶,均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我国,兰花分布区域几乎等同于茶叶,而且,兰花繁殖延续能力强,适应性广,品种多。

    春有春兰,初夏有蕙兰,夏秋有建兰,冬春有寒兰和墨兰,四季花香不绝。

    兰花吐香稳定,花期达一个月左右,释香盛期为七至十天,且香气高,香型独特。

    有人说,兰花是一个文化的符号。那么,兰与茶的结合,也将有助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在这大山里就有一个传说。

    相传,有个经营茶叶的商人。由于他经营得法,十几年下来,便成了当地闻名的富户。

    由于他出身寒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