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雪水煮茶雅

    第一百一十六章 雪水煮茶雅 (第1/3页)

    寒冬到来,大雪纷飞。不禁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一段经典——妙玉烹茶。

    今天,腊雪在窗外飞扬,祁先生与农天一正在谈论雪水泡茶知识和一些技巧。他俩也风雅一把。

    农天一说,先生,那就试一试怎样用雪水煮茶?

    祁玉先生常用雪水煮茶,所以他娓娓道来:

    首先是收集雪。收集雪最好在连续下雪3-5天以后的时间里,今年冬天就非常适合收集雪水。以取树枝及花草叶子上的雪为佳。

    接着,把从花叶上收集来的雪水找一个砂锅放进去,然后将它煮沸,去除沉淀杂质,将其晾凉。

    再将晾凉的雪水密封在罐子里,藏在阴凉的地方或埋藏在地下,到夏天的时候取来饮用。雪水和藏酒一样,以藏三到五年为最佳。

    最后当然是取罐泡茶了。雪水泡的茶水质轻,香隐。尤其是腊雪泡的茶,具有解毒的功效。适量饮用,还能有助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

    农天一连连点头,又说,那么,茶叶如何耐泡?

    祁玉先生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他讲的颇有层次:茶叶叶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影响耐泡度。全是芽尖的茶,也就是更为娇嫩的茶叶不耐泡,而那些一芽二叶或三叶的茶则相对耐泡得多。而在完整度上,它是和耐泡度成正比的。

    茶叶制作中的揉捻程度也影响耐泡度。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泡茶过程的诸因素同样影响耐泡度。在泡茶过程中,泡茶者所决定的投茶量、注水量以及水温等都会对茶叶耐泡度产生影响,具体来说,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水温越高,冲泡的茶叶耐泡度越低。

    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同样影响耐泡度。这两个指标是息息相关的,树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气候生态环境才是决定性因素,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如关公战秦琼一般;回到正题,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大根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