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反物质电子

    70、反物质电子 (第2/3页)

沈允鸿浓眉紧皱,不再追问。他记得很清楚,当初搜查鲍威尔的行李时,压根就没见过那瓶酒。

    漫长的军旅生涯中,沈允鸿时刻在待命,所以对酒是敬而远之。恰逢值得狂欢的时刻,又是在他执勤的时段外,哪怕喝得酩酊大醉也不会被谁责怪,可他还是拒绝了,淡然一笑道:“我不是好酒之人,就算喝天上的琼浆玉露也分不出品质优劣,这要真是好酒,就别浪费给我了。你躲在实验室里喝,我不会介意的。”

    “嗨,一个人对着天花板独饮有什么意思?既然你坚持不喝就算了,老外可没有你们中国人劝酒的习惯。”鲍威尔将酒瓶子塞回抽屉,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紧张,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接下来,他向沈允鸿简单介绍了这项新发明的原理。不过通俗意义上的发明,指的是从无到有的建立,鲍威尔所做的研究是改变粒子结构,说白了,就是用线性粒子加速器合成了电子的反物质,一种被他称为吸附性电子的微粒,所以不如用创新来形容更合适。

    根据狭义真空理论,真空是指当普朗克常数趋于0时的状态。用抽气泵抽干玻璃管的空气,管内就处在了绝对零压力下。

    然而这时玻璃管并不是空得没有任何微粒,实际上,里面充满了负能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因缺乏空气而停止运动,不会再发出电磁波。

    为让沈允鸿听懂,鲍威尔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匹马在草原上飞奔时,谁也没本事给它更换马鞍。但等它停下来,哪怕是一个连路都不会走的人,也能轻易把马鞍从马背上解下来,再装一个新的上去。用专业物理语言分析,这是因为人的奔跑速度与马的奔跑速度存在差值,人要想赶上马,只能加快速度消除差值,可两条腿的人能有这本事吗?

    鲍威尔不愧是大学教授,讲解起知识点来浅显易懂,就算是沈允鸿这样的外行,理解得也毫不费力。

    非真空状态下的电子,正是以亿为计数单位,在空气中奔驰的马。人类无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