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刘禅的决心

    正文 第三十章 刘禅的决心 (第1/3页)

    “这这这......”刘禅也吓的面如土色。刘禅自幼长于成都,未尝离境,如今去长安路途遥远,加上吉凶未卜,实难决定。

    “陛下不可!”尚书令陈震出列说道:“陛下万金之躯,怎么可以亲临前线。况且长安民心未附,如果州郡反叛,岂不陷陛下于险境?此事万万不妥!”

    尚书左仆射李福、尚书右仆射姚伷也出列附议。

    尚书令陈震,字孝起,自荆州追随刘备,后随刘备入蜀,为蜀郡北部都尉、汶山太守、犍为太守。诸葛亮率军北伐,陈震升任尚书令,负责刘禅日常政令执行,曾奉命出使吴国,祝贺孙权登基。尚书左仆射李福,蜀汉成立之初,李福任成都令,后又任巴西太守、杨威将军等职。由于才干突出,李福得到后主刘禅和丞相诸葛亮的器重,进入朝廷和大臣姚伷共同担任尚书仆射(掌管朝廷文书的官职)。

    刘禅一见有重臣反对,更加不想去了。回头看见太仆郭攸之久未言语,于是询问:“太仆以为如何?”

    郭攸之,字演长,为人和顺,以器识才学知名于时。郭攸之被刘备、诸葛亮所赏识,《出师表》中称他志虑忠纯,可服侍后主刘禅,匡扶国政。诸葛亮上表提拔他为太仆,可是他性格小心谨慎,过于温顺,用来理政尚可,常常难以起到进谏之责。

    郭攸之战战兢兢地回答:“臣不才,以陛下马首是瞻。”

    刘禅摇了摇头,又望向蒋琬,问道:“大司马以为如何?”

    蒋琬沉思片刻,答道:“臣以为,丞相之言甚是有理!”

    刘禅不料蒋琬居然同意,大惊失色:“此话怎讲?”

    蒋琬沉着冷静地分析道:“自丞相北伐,迄今已有八年。虽中间各有胜负,仍是魏强蜀弱。但是此次丞相出兵,数战数捷,力斩司马懿,连夺长安、洛阳两都,实在是建国以来灭魏最好时机。魏主曹睿亲领大军,也是知道已到存亡之际。魏举数州之力,倾全国之兵,今我只有一州之地,怎么能不全力应付?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陛下还有什么疑虑的呢!长安是洛阳腹背之地,如果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