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吊打刁奴

    第59章 吊打刁奴 (第1/3页)

    从宫里出来,日头已经升得很高,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勾出几分惫懒,已隐隐有开春的感觉。

    苏梨没说自己和苏挽月都谈了些什么,楚怀安也没问,在这件事上,苏梨早已做了决定,他是什么样的态度都不会影响苏梨。

    街上人有些多,马车温吞吞的朝侯府走,路过善世堂,苏梨让车夫停了一下。

    “侯爷,我想买点东西去京兆尹府看看二姐。”

    “你一个人去?”

    苏梨垂眸:“有些私房话想与二姐说。”言下之意就是他跟着一起去不大方便。

    楚怀安抿唇,片刻后挥了挥手让她离开,算是同意,苏梨钻出马车,刚跳下站稳,两锭金元宝砸过来。

    这人也没再多说什么,沉着声催促车夫赶快驾车离开。

    苏梨愣了一下,随即拿着金元宝朝善世堂走去,提步要进门,余光却被满口的一个马蹄印吸引。

    步子顿下,苏梨转身走到那马蹄印旁蹲下。

    地上全都铺着地砖,马蹄印并不是很清晰,隐约可以看见马蹄中间打了三颗马钉。

    冬日天寒地冻,路面湿滑,马蹄上都要打马钉防滑,可各国的驯马师打马钉的习惯不同。

    远昭国南方温暖,即便寒冬也没有雪,北方苦寒,冬日粮草产出甚少,畜牧业并不发达,所以马匹和草料都是从邻近游牧族购买。

    游牧族地处戈壁荒漠,地势还算平坦,且冬日下雪后便鲜少外出,一般马钉只打一颗足矣,而塞北胡人喜征伐,冬日更喜欢冬猎比试决出族中勇士,是以都会在马掌上打三颗马钉,以便在冬日也能肆意驰骋。

    打马钉需要技巧,三颗马钉更是困难,若是技艺生疏一些,便会废了一匹好马,所以若非有特别需要,远昭国的驯马师一般都只钉一颗马钉,久而久之,三颗马钉成了胡人的象征。

    苏梨用手在那个马蹄印上摸了摸,眉头拢成细小的皱纹,这里是京都,怎么会有胡人的马蹄印?

    苏梨起身走进善世堂,将在前厅招呼的伙计拉到门口:“刚刚这里是不是有人骑马来这里抓药,那个人长什么样你还记得吗?”

    伙计猛然被拉到门口还有些懵,听完苏梨的问话松了口气,满不在意道:“姑娘问的是李三啊?他就是个满嘴跑胡话的二愣子,不知道上哪儿搞了匹马说要出去周游列国,正骑出来显摆呢。”

    “他住在何处?”

    “姑娘要找他直接去离这儿三条街的茶楼便是,他最喜欢在那茶楼吹牛蹭茶水点心了!”

    伙计说完苏梨转身便走,她看着步子小,其实走得极快,不到一刻钟便在街角看见小二口中所说的茶楼,这会儿茶楼人很多,门口停了不少马车,但苏梨还是一眼从那些马车中认出那匹黑马与其他不同。

    胡人养马极苛刻,养出来的马可在暴风雪中狂奔,耐饥寒,更不会轻易受惊,马匹养得毛发光亮,身形也极优美,非京中娇养的马能比。

    那匹黑马便是如此,一身黑亮的毛发在阳光下折射着光,茶楼专门辟出一块地方供车马休养,还提供草料,那黑马却高昂着头一口都不吃。

    走得近些,可以看见那黑马臀上留有伤痕,应是在战场上受过伤。

    也是苏梨运气好,她正观察着那马,一个蓬头散发,书生模样的人被茶楼伙计赶了出来,书生骂骂咧咧几句,愤愤不平的去牵黑马,不是李三还能是谁?

    苏梨上前,摸出一锭碎银给他:“别声张,我只问你一个问题,这马你是从何得来的?”

    李三迅速接过碎银,拿在手中颠了颠,抱住马脖子:“这是我从马市买的,姑娘看上这马了?那价钱咱们可得好好谈谈!”

    李三一副要坐地抬价的表情,苏梨抿唇没吭声。

    边关一些百姓的确有胆子大的,在一场战事结束以后,偷摸着到战场上捡些兵器融了做些小玩意儿卖,运气好碰到受了伤的战马拖回家养养想法子转手出去也能赚一笔钱。

    这事在边关常见,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这马极有可能是几经周转从边关被卖到京都。

    可在这里这种时候被看见,苏梨总觉得很不安。

    “只是瞧着这马有些漂亮而已,我并没有要与公子横刀夺爱的意思。”

    “再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被人骑的畜生!”

    见无利可图,李三没好气的嘀咕了一声,抓着马鞍扑腾了一会儿才费力的爬上马背离开。

    苏梨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又提步走进茶楼。

    茶楼里没什么特别的,说书先生热火朝天的说着新鲜猎奇的故事,众人捧场的听着时不时叫一声好,苏梨在楼下转了一圈,提步想上楼,被伙计拦住:“姑娘,不好意思,二楼是雅间,要先定包间才能上去。”

    苏梨点点头,拿出一锭碎银:“这个够么?”

    伙计眼前一亮,接了碎银笑弯了眉:“够够够,姑娘楼上请,一会儿吃食就给姑娘送来。”

    苏梨率先上楼,想在楼上转一圈,伙计低声提醒:“姑娘这边请!”

    看来这二楼雅间里的人,不止出手阔绰,身份也不一般。

    苏梨也没乱来,跟在伙计身后走,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在一众吵闹声中,她似乎听见木轮滚动的声音。

    到了包间,伙计很快退下。

    楼上包间布局精致,靠近走廊的窗户可以支棱起一个小窗,若是想看楼下说书先生的表演,这个角度很是敞亮,若不想,窗户关着,雅间便是一个隐秘的空间。

    苏梨在雅间四角走了一圈,轻轻敲了敲相邻的两面墙,墙面很厚实,隔音效果很好,是极佳的谈话地点。

    查探完整间房,房门被敲响,茶楼伙计送了吃食进来。

    饭菜都是热腾腾的,香气勾人,做得也十分精致,且每份的分量不会很多,恰好与苏梨的食量相差不大。

    “姑娘请慢用!”

    伙计说完退出房间,苏梨关上门,夹了一块点心到嘴里,又推开窗户查探周围的地形。

    这茶楼占地极好,周围四通八达,都是宽阔的街道,两侧都是酒肆客栈,人来人往客流极多,二楼往外看的视野极佳,远远地甚至可以看见矗立在皇宫西北恢弘的瞭望台。

    苏梨四下看着,没看出什么特别反常的地方,正要关上窗户,余光忽见后面街道上有一堆马粪。

    按理,客人的马匹都在前门,后门一般没人进出,怎么会出现马粪??

    正猜想着,一个蓬头散发的人从后门出来。

    苏梨立刻关上窗户,心里‘咯噔’一下,李三不是已经骑马离开了吗?怎么会又从茶楼后门出去?

    这里面有古怪!

    苏梨一凛,提步走出房间想追上去一探究竟,不期然一开门看见两个人堵在门口。

    走得太急,陡然刹住脚步,苏梨晃了一下才稳住身形。

    “苏姑娘,小心!”

    安无忧坐在轮椅上温声提醒,手还抬了一下似乎准备扶苏梨。

    他照旧穿着白色锦衣,今日天暖,他仍抱着一个暖炉,脸色白得可怕,还是那幅孱弱无力的模样,安珏穿着一身灰色锦衣双手环胸站着安无忧身后,像武艺高强的保镖。

    两人站在一处,气质身形肤色各不相同,却依稀看得出面部轮廓有四五分相似,是亲兄弟无疑。

    有安无忧在,安珏身上暴躁的戾气便少了许多,看向苏梨的时候虽然还是甩着刀子,却隐忍克制了许多。

    “安掌柜,安大人。”

    苏梨福身行礼,压下着急,侧身让开,让安珏推着安无忧进来。

    木轮在地板上碾压发出沉闷的声响,与苏梨一开始听见的一模一样,这两人比她更早出现在茶楼。

    “苏小姐方才是要走吗?这些饭食似乎都还没动过,是厨子的手艺不好吗?”

    安无忧轻声问,毫不介意的拿起苏梨刚刚用过的筷子。

    “安掌柜……”

    苏梨想阻止,安无忧已动作优雅的夹了块肉品尝。

    “何事?”

    安无忧嚼着肉一脸茫然的问,苏梨把后面的话咽下去,转而道:“听安掌柜刚刚的意思,这茶楼似乎也是你名下的?”

    “苏小姐觉得不像么?”安无忧咽下嘴里的东西问,唇角挂着常年不变的浅笑,像温和至极,却又薄情至极。

    “安掌柜真是年轻有为。”

    苏梨由衷赞叹,这茶楼的地势极好,要拿下这里,必要耗费很大一番心血,而拿下以后,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苏梨想到他之前送给楚怀安的房契,只觉得这人身家丰厚恐怕已经到了寻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苏小姐过奖,不过是些糊口的小买卖罢了。”安无忧随意的回答,又看向苏梨道:“近日我想让后厨研究一些新鲜菜式,苏小姐在边关待了五年,可知晓边关有什么特色吃食吗?”

    他问得漫不经心,借口又找得极好,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被刺探而不适,可苏梨还是在一瞬间绷紧了神经。

    “边关苦寒,吃食毫不讲究,京中繁华,烹调精细,二者恐怕并不相容,安掌柜怎会突然想要做边关的吃食?”苏梨含糊了安无忧的问题,转而抛出自己的疑问。

    安无忧用筷子将苏梨刚刚动过的那盘点心戳散:“不瞒苏小姐说,陛下有意裁兵,这两年恐怕会有大量将士从边关回京,这些人都身怀武艺,陛下想来也不会轻易放他们回乡种地,最好的便是将他们安排在京中,护着皇城,早些研究些特色吃食总归是好的。”

    他这样说,好像已经可以肯定会裁兵,苏梨扫过安无忧身后的安珏,他腰上镶着宝石的剑柄折射着细碎的冷光,违心称赞:“安掌柜果然深谋远虑。”

    “不敢当,苏小姐还没回答我刚刚的问题呢。”

    “边关盛产小麦,多面食,安掌柜不妨摊些煎饼,再结合京中吃食研究些新花样,想来京都的人也可以尝个新鲜。”

    苏梨说得随意,心中却是诸多计量,这面食四处都有,煎饼也并非罕见之物,她随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