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静静的洨河 第二十七节 城门

    第一卷 静静的洨河 第二十七节 城门 (第2/3页)

重视实用性。对他们而言,利益主义一直被奉行,而不是侧重于面子工程,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从历史背景辩证地看待问题的重要性。赵宏觉得欧洲如果被长时间地统一成一个国家,那么他们说不定比中国人还爱面子。什么古代人民渴望统一从来就是统治阶级的胡扯!

    运粮队距离城门只有四百多米了。由于秋收之后人们手里有了闲钱,在旺盛的购买力作用下的商业活动格外活跃。赵宏的视线里,来来往往的行人正顶着头顶的骄阳进出城门。

    这个时段盛夏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在中午,凉爽的秋风并没有到来。正午的石邑城被骄阳烤着的仿佛要被晒出油来。进出城市的行人很多,城门口把守的士兵却显得有些懈怠。毕竟大中午得,谁也不愿顶着烈日一丝不苟地检查。于是这些士兵便躲在城门洞里,匆匆对货物的价格进行一下估计,就开始收费。

    这点倒是和赵宏前世的桥梁,高速路上的收费站十分类似。比如赵宏的故乡正州的花口园的黄河大桥。本来一年的收费就已经收回成本,结果收了二十多年才刚刚撤去。据官方的解释说原因么,是因为黄河大桥收费还要用来支援其他公路,桥梁建设。感情税、债、费找个理由都节流算了。一个随随便便地理由就能多收N倍的利润,那要是把红旗插遍全球这样伟大的事业呢?岂不是万年的皇粮了。

    离吊桥只有一百米多米了,但是拥挤的人群使得征粮队的速度慢了下来。赵宏所在的征粮队被迫随着拥挤的人群慢慢向吊桥挤去。

    正在此时,北方数公里外突然腾起一阵烟尘。远远地看见有数百匹战马在向城门方向奔腾。一些游骑已经离得不算太远,这些游骑将身子伏在马背上,他们的身体随着战马的起伏的节奏自主地摆动,好像在马背上跳出柔顺的舞蹈,显得极为和谐。人和战马的节奏没有丝毫的迟滞,似乎已经完全融为一体。这种马术一看就是常年生活在马背上的人才有的。汉朝的骑兵能达到这种水准的可谓凤毛菱角。

    “鲜卑人!”从军多年的都伯顿时变得脸色苍白,随即他用凌厉而恐惧的声音冲着运粮队大喊。

    “快进城!”郡国兵听到命令之后纷纷赶来帮忙,牵牛的牵牛,推车的推车,沉重的粮车仍然在缓慢前进。

    鲜卑人离得更近了,大队距离只有不到三里地,一些的游骑离城门大约只有七八百米的距离。在赵宏的视线里,只见他们提着沾满血的沉重的狼牙棒从四散奔逃的汉人的百姓身旁飞驰而过,等他们经过之后,被敲碎头颅汉人百姓的尸体犹自向前跑了几步才重重地扑倒在地。见此状况,被吓傻的百姓清醒过来,慌不择路从各个方向涌向城门。而原本正在出城的人群也转身向城门跑去。顿时城门就被人群堵住了,这导致人流输入量的大大减少,而这反过来更加加大了拥堵。就像后世“北、上、广”经常发生的堵车一样。

    鲜卑人越来越近了,他们的大队人马距离这里只有不到两里地的距离。而少量的游骑凶狠的面目已经可以被赵宏看得清楚了,而此时慌乱进城的人群却让狭窄的城门口完全堵塞。这些马背上的骑士的打扮和中原人完全不同,他们梳着辫发,身穿左衽的粗糙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