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西河白波扬 第三节 消息

    第二卷 西河白波扬 第三节 消息 (第1/3页)

曹鹏的这句话听的赵宏忙是一阵好笑,古人由于信息交流的缺乏,见识自然是不能和从社会主义新中国来的赵宏相比。这让不禁让赵宏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些资料。

    传统观点的史学界一个劲儿地夸大韩信的韬略,同时贬低项羽的军事才能。这些所谓历史学家在各种文章中认为,勇猛无敌的楚霸王项羽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型,正好印证那个词语——“匹夫只勇”。而他们在评价韩信时则说淮阴侯的军事才能十分惊人,能够驱使市人为兵。用通俗语言来说,韩信究集没经过任何训练的一帮子黑社会成员就能把各种正规军打得满地找牙。

    赵宏觉得韩信这个人很有能力不假,但韩信主要的军事能力恐怕是善于学习,其实不好听说就是善于“山寨”,这是国人特色。就拿韩信的最著名战斗----破赵的背水一战来说吧,赵宏小的时候听说这个的典故时,他还以为是形容项羽的巨鹿之战的。毕竟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意思差不多,渡过河然后凿穿战船不就是背水一战么?

    直到长大后赵宏才知道这是根本就是两次战役。不过在赵宏的印象中,他总是觉得韩信的背水一战侵犯项羽的知识产权。后来看《史记》赵宏才知道,韩信最初可是在大楚责任无限公司下工作了好几年。赵宏估计韩信把大楚公司的BOSS,项的本领学会了不少,这样翅膀变硬的韩信才带着技术跳槽到大汉无限责任公司。去那里发展以谋求更高职位。这种行为在赵宏的前世也很常见,很多在国外留学的海龟,在国外也就是三流,但他们一旦回国,就利用国内外巨大地技术差的优势套利。在国内大肆牟利的他们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转一眼就成了上流社会的成功者。

    正被竞争对手大楚打得头破血流的大汉责任无限公司董事长刘邦,他正缺少像韩信这样楚国的海龟---掌握大楚公司部分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双方于是一拍即合,董事长刘邦当即封坛拜将,给予韩信业务部经理的高位。

    于是整个楚汉战争中,原来大楚公司的韩信带着大汉公司的员工开始向老东家大楚公司进攻。这让赵宏想起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的石碑,张弘范倒不是宋朝人,他是金国人。那个以讹传讹的石碑只不过是当地人民表达愤恨之情罢了,可是淮阴侯可是原来项羽身边的将领。最终垓下之战倒还真是“楚韩信灭楚于此”。

    可惜BOSS项的本事远不止韩信学到的那一点,韩信其实也就学会了一些表面的皮毛,山寨永远是山寨,不是创新的对手。要是这么都被属下将自己的拿手绝活容易学完,那楚汉战争也不会打五年了。

    据《史记》记载,大将军韩信指挥着各种军队五十多万趁虚攻克了项羽的都城的彭城,刘邦也随着军队到了彭城。无论韩信还是刘邦,他们都时时刻刻关心着项羽的主力军动向,但是项羽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战术家,正面战场的指挥能力的确无人能敌。

    善于创新的项羽这次使用了韩信以前没有见过的新战术。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大规模集中使用骑兵突袭的作战。项羽带领三万精锐骑兵千里奔袭彭城,清晨的汉军遭到了从最疏于防范的西面进攻,在项羽的猛烈突袭下,汉军很快溃不成军,负责军事指挥的大将军韩信顿时傻了眼。

    嗅觉十分灵敏的刘邦果然不愧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他一看势头不妙就丢下正在奋力抵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