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火以待借东风

    正文 第五百七十七章 引火以待借东风 (第2/3页)

的周亚夫是什么下场吗?功劳太大,封无可封,皇帝的最后封赏,就只能是赐死了!

    说起来像是讽刺的笑话,然而这就是无比的真实。飞鸟尽,良弓藏。走兽亡,猎狗烹……难道会有例外吗?

    元召以全面策划之功,开通西域,归服诸王,然后转战西北,调度赤火、黑鹰二军大败匈奴,诛杀单于,逼迫其残余势力节节败退,直到现在把他们阻断在漠北一带,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匈奴这个百年以来的心腹大患彻底消灭了。

    如果再加上先前几年谋划平定东南越、西南夷和收服高丽四郡的功劳,那么显而易见,也许在不久之后,大汉王朝就真正的实现了四面边境诸国望风而拜,无不凛然遵从王命的局面。

    这固然是国家的胜利和王朝的荣耀。但与此同时,在这其中做出最大贡献的那个年轻人,他的未来之路,就真的非常难以预测了。如此的功绩,已经足以比肩开国和平叛的功劳。元召已经是顶着双侯爵的人,实封食邑两万多户,再往上……可是有高祖皇帝立下“非刘氏不王”的盟誓在先,既然不能封王,那么……会离着赐死不远了吗?

    “匈奴覆灭、四境归附之日,便是未央宫开始收回权力对元召打击之时!”

    这个论断,并不是朱安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来自于世外高人的指点。九州隐门的长老们经过详细的商议,认为非常正确。所以这次才放心大胆的调集了几乎是关汉道所有的上千精锐,奔赴长安来,想要利用这次机会,见机行事,除掉忌惮已久的心腹大患。

    这样的行动,可谓是规模巨大,算得上是孤注一掷风险极大。但熟知内情的人,却都不认为这是鲁莽。因为最大的保障,来自于长安城内。有好几股势力组成的力量,已经做好了对元召展开打击的计划,现在正是借助江湖力量的时候,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信心十足。

    高高在上的天意虽然难测,但也好猜!因为深宫之中,自然有人会希望把那个与建章宫关系亲密的年轻侯爷置于死地。权力的无情,与国家安危无关,与天下黎民的福祉无关,只关乎野望与贪念……世间就是如此残酷。

    就在这风潮即将到来的前夕,受命全面指挥这次长安行动的朱安世,终于做出了率先一步行动的决定。这样的契机,便是来自于下午时分接到的某个求助。

    以韦丰为首的一帮官宦子弟在长安学院受到了侮辱和殴打,心怀愤怒的他们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最近有过几次接触的九州隐门中人,通过秘密的渠道,不久之后便见到了他们的身影。

    听完他们的诉说后,隐身在长安秘密据点的朱安世很快就意识到,这也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他不由自主的咬了咬牙,打击元召的势力,就从现在开始吧!

    而多少了解一点这些江湖人力量的韦丰公子一帮人,则是大喜过望。他们没有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