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12 师傅你能不能说明白些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12 师傅你能不能说明白些 (第2/3页)

钟离匡原本正在处置由幽燕送来的公务文书,听到郑荣同仪之的对话,便开始心猿意马地偷听;而到此紧要之处,则干脆放下手中的文书,大声叱责起仪之来。这钟离匡平时阴鸷深沉,喜怒不形于色,就连郑荣也从未见过他何时有今日这般愤怒,瞪了一双疑惑的眼睛望着他。钟离匡连忙站起,将郑荣拉到一边,低语道:“秋仪之虽然聪明,然而父母双亡,教养不全,心性有失。今日两个问题,无不正中皇权官场要害,隐约之间似有不臣之心,还望王爷能够有所防备,不能再加诱导了啊!”

    郑荣摆摆手,说道:“先生此言差矣。为今之世,凡自贫寒由科举而起者,无不贪慕权贵,利欲熏心。而皇族及世族子弟,个个都是纨绔之徒,不堪一用。就拿本王三个亲生儿子来说,眼下似有几分才干,可俱不知民间疾苦,成不了真正的栋梁。本王那夜在此认此螟蛉之子,原不过是想报答救命之恩,但今观仪之,身负血仇却能恤伦常礼教,聪颖善辩又不至圆滑世故,实在是一块极好的璞玉。若本王不以圣人之理循循教诲,不以先王之道源源熏陶,岂非暴殄天物,空耗了这件国器?”

    钟离匡摇摇头,争辩说:“昔楚有和氏,身怀璞玉,就遭双足被刖,沦为废人;璞玉一出,以为美璧,便有战国争夺,喧嚣半世;琢玉成器,为传国玉玺,则普天之下,数代更替,交相征伐,流血漂橹。有此等故事,还请王爷三思啊!”

    郑荣叹道:“先生的苦心,本王当然知道。但先生别的建议本王自会言听计从,惟有此事本王自有主张。”

    钟离匡摇头说道:“王爷眼界开阔,不是在下区区一介寒生懂得的。这仪之将来如何,便只看天意了!”

    郑荣拍了拍钟离匡的肩膀,说道:“既然如此,还请钟离先生为仪之答疑解惑吧!”

    钟离匡虽然口中不说,但因自己有多年怀才不遇的尴尬,爱才之心比之郑荣反而更甚几分,走到仪之跟前,问道:“仪之方才有何疑惑需要王爷解答?”听着秋仪之将刚才的问题重复一遍,钟离匡却文不对题地侃侃而谈道:“医者讲究辨症施治,同样的疾病医法却大不相同。前世曾有名医,见两人同是腹胀 疼痛,一人开了泻火之药,大泻半日后即痊愈;另一人却开了固本之药,调养三月方才复原。有不解者问之,乃曰:‘前者纵欲淫 秽,致阳盛阴虚,阴阳不调,以泻药服之,则尽排阳毒,自然痊愈;后者积劳体弱,又感染风寒,气血两虚,必须固本调养,才能祛病除根。然而两者对调,则有性命之危。’这段故事,仪之听懂了吗?”

    钟离匡讲得深奥尖刻,举例又并非严密对应,细细品味却包涵深意,把秋仪之唬得只能半懂不懂地点点头。

    幽燕道东临大海、南接河南、西连草原、北望大漠,有海、河、平原、山丘、草原、戈壁各种地形,经郑荣十年经营人口众多、桑田富庶,乃是大汉同突厥必争之地。

    一行人自河南进入幽燕道博州地界,走不了几步,就远远望见有人来迎接。郑荣最恨那些无谓的仪仗铺张,幽燕地方官员也都知道他的脾气,因此来迎接的不过寥寥十余人。虽说郑荣待下属宽仁,但王爷的架子还是要摆的,停下马匹,静等对方上前。

    上前来迎的有五个人,博州刺史及都尉两位军政长官策马走在最后,只因在最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