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33 易守难攻毓璜顶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033 易守难攻毓璜顶 (第1/3页)

    前线战报源源不断传入幽燕王府。

    东线崔楠韦护二将自汴州之战招降十万人之后,一时仁名远播,跋山涉水专向其投诚的叛军不计其数。投降民军,皆令其互相举发,仔细分辨,凡天尊教头目均严惩不贷,取擒贼擒王之意;愿回乡务农的,则发给路费,任其离开。尽管如此,一月之内招降纳叛竟有十五六万人之众。其余意图顽抗的,无不一触即溃,不成气候。至此汴州及周边汝州、郑州、徐州等州县叛军已大抵扫平。

    西线郑鑫郑森战果更大。郑鑫一入河南,便摆出幽燕王长子的派头,会同河南刺史李心儒、节度使吴延,召集邓州、海州、青州、冀州州牧及中郎将,定下稳扎稳打、坚壁清野之策——严令村民农夫携带口粮、牲畜、家禽及农具耕牛搬入坚城之中,逾期不动的便以资敌论处。

    民军无法就地补给粮草兵员,只好冒险强攻。可叛军哪有云梯、石砲等攻城利器,一时难以取胜。郑鑫郑荣便远远静候大批叛军集结,先用骑兵突击,再以步军扫荡,又同城中守军里应外合,尽歼攻城民军。他们兄弟二人每到一处,均是这样作战,可怜天尊教叛军要么饿死、要么杀死,只好向关内、山东两道逃窜。

    可是这民军全是本乡本土的农民,听说要背井离乡,大军还未开拔就已散了大半。关内山东两道刺史、节度使听得消息,唯恐背上开门揖盗、引狼入室的罪名,无不在同河南交界的河流峡谷布下重兵。叛军走投无路,只好孤注一掷,重回河南道聚集一处,与官军决战。

    这正合郑鑫、郑森之意,于是抖擞精神集合幽燕道客军、河南本地兵马及团练乡勇六万余人,在伏牛山下一场大战,直杀得十万叛军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却怪河南官军不堪一击,被叛军首脑率领千余亡命之徒杀开一条血路,潜入伏牛山去了。

    这天尊教造反作乱之心始终不绝,绵延已近千年。如今平叛形势大好,郑荣便一心想乘机除此大害,严令河南军政官员必须配合幽燕大军进山围剿,势必将天尊教叛军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至于西线大批俘虏之事,郑荣闻之却是极感欣慰,不住向谋士钟离匡赞叹:“淼儿竟如此仁厚,颇有古圣贤遗风,可远胜本王当年了啊!”

    钟离匡是何等聪明之人,对幽燕王想立郑淼为世子的心思早就心知肚明,却半点不想掺和,就事论事道:“这移民实边之策,关乎国家根本。当年神宗变法也曾计划迁移川中百姓至河套垦荒,神宗皇帝这般英察果断,最终也不过胎死腹中。如今皇上不理政务,朝中各部大臣又忙于党争。故学生以为,此事若是呈报朝廷,恐怕会泥牛入海,不了了之吧。”

    钟离匡说话从来直截了当,但确实言之成理,郑荣思索了好一会才道:“不如我们这呈文也用欲擒故纵的兵法。明言当年川中富庶,百姓自然不愿千里远赴河套而同突厥争地;如今河南与幽燕相邻,这十余万人皆是情愿背乡离土来幽燕开拓,情势与神宗之时已大不相同。不知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