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32 决战河南道

    第一卷 一朝天子一朝臣 132 决战河南道 (第2/3页)

也被幽燕精兵毫不费力地攻破城池。

    于是不过区区十天,河南道全境便都已几乎全在郑荣掌握之中,只留下几处险要之地由禁军重兵拒收,不可轻易攻下。

    这原本并非前军统帅钱庆畏敌避战,而是他能想出的唯一万全之策。无非是留个绊脚石在幽燕大军前方,让他们既不能搬开又不能绕过,也就无法全力进攻潼关。只要将形势稳定住,再由朝廷动员大军几路围剿,便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皇帝郑爻却不能接受这样的方案。

    他登基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连年号还未改换过来,就已反叛了幽燕一道、失去了河南一道,天下十道已失其二,大汉立国两百余年,皇帝没有做得比他更加窝囊的了。

    因此当钱庆的奏章被他仔细阅读过之后,立刻挥笔批阅道:“朕只闻贼兵望官军之风而逃,未闻官军龟缩不出。当立即振作精神,奋勇进击,赖朕天威,必能马到成功,一扫奸佞!”当即派人用六百里加急,送往钱庆处。

    钱庆看到皇帝郑爻的红色的朱批文字,好似无数血淋淋的匕首,硬生生扎在自己胸口。

    钱庆心想:自己无论是功劳还是信任,都远远不及当初的戴鸾翔,若是无视皇帝圣旨,恐怕戴鸾翔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到时也未必就有江湖人士会豁出性命不要来搭救自己,结局或许比自己的前任还更惨些。

    时至今日,钱庆其实已被这道圣旨逼到进退两难的绝境——若是勉强同幽燕大军交战,胜了还好,败了就免不了军法从事;若是继续坚守不出,过不了多久,当初从军前传回戴鸾翔的谕旨,说不定改不了几个字,便会发到自己这里。

    想到这里,钱庆只能空自嗟呀一番,点起兵马将校,硬着头皮寻找幽燕大军主力以求决战。

    郑荣这边对此役也是极为重视,知道此战乃是决定中原归属的关键一战。因此他特意从广阳调来镇守大本营的长子郑鑫,让他替自己坐镇博州前线,做好粮草供应和兵员补充事宜,自己则亲率三千精锐,亲自指挥决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钱庆不是无能之人,这点粗浅的兵法道理他自然心知肚明,深知凭自己的本事,未必就能像戴鸾翔那样在你来我往的正面交锋中战胜幽燕精兵。

    因此他知道幽燕王郑荣亲率小股军队深入河南之时,便知道:若是能够一举擒拿或是在战场上击毙郑荣,那这场搅动大汉天下的战争便会立刻平息。于是,钱庆将禁军之中精锐骑兵全部调集到一起,便要寻找幽燕王郑荣行踪,力图一举将其消灭。

    这番谋略一开始倒也颇为顺利。

    郑荣自以为河南地面除几处关节尚在官军占领之下外,其他地方都已归降自己,因此行动十分大胆,摆出自授的“九锡”排场,一路敲锣打鼓渡过滹沱河,便向河南大营而来。

    他的这番举动钱庆掌握的清清楚楚,便亲领骑兵一万五千余人,就要便向看似毫无准备的郑荣三千亲兵杀将过来。没料到郑荣在最后时刻发现了钱庆的行动,连忙抛弃一切仪仗,就往东面逃窜。

    钱庆见机不可失,若是眼下被郑荣逃脱,那便再也没有狙击他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