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14 字字诛心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14 字字诛心 (第1/3页)

    因此当长子郑鑫的战报送到他手上时候,郑荣只是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略略舒了口气,便将战报随手递给侍立一旁的秋仪之,对他说道:“好了,终于拿下郑谕这小子了。如今天下太平指日可待,真是万民之福啊!”

    秋仪之捧着战报也只从头到尾扫了一遍,见其笔触之中却无不透露这喜悦的情绪,然而大多是些报捷表功的陈词滥调,没有什么可以再细读的,便又递给了师傅钟离匡。

    郑鑫的战报是先送到钟离匡手里,再有他转交给皇帝的,上面的内容他早就已经事先看过了,便说道:“郑鑫能在大获全胜之时,还懂得惜命慎杀,这是很难得的了。”

    郑荣冷笑一声,似乎有些不置可否,话锋一转,说道:“胜则胜矣,还要昭告天下才好。朕的意思,是要搞一个献俘仪式,也不要弄得太大了,也不必跑回洛阳到太庙那边,就摆在金陵里好了。不知钟离先生意下如何?”

    郑荣这样的想法,或多或少流露过好几次,只是那时岭南王府叛乱尚未彻底敉平,提出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太过着急了,故而直到今天才正式提了出来。

    钟离匡终日同皇帝见面,皇帝这点心思他当然是了然于胸的,却不当面发表意见,扭头问秋仪之道:“仪之你怎么看?”

    在秋仪之心里,办不办这献俘仪式,本就是一件细枝末节的小事,原是不置可否的,可听钟离匡这么问,便如实答道:“这个……如今岭南军已然覆没,消息传遍天下,别的不说,就连金陵城中的更夫、跑堂、行商都争相传颂、面带喜色。昭告天下的仪式办了,当然没有什么坏处;不办,多少也能省几两银子……到底,办还是不办,全凭皇上一己决断。”

    郑荣点点头,说道:“这场岭南王叛乱,拢共消耗国库两千余万两银子。朕苦心经营,几年来积攒下的银子几乎一扫而空。缴获岭南王府的存银——朕同钟离先生估算了一下——顶多四五百万,还要留着犒赏有功人员,也不能随意挥霍了。不过朕看来,献俘大典拢共也花不了几万两银子,倒是可以让四海臣民知道什么叫大汉正统,这点银子花得也算值得。”渐渐的,皇帝已将所谓献俘“仪式”改作了献俘“大典”。

    秋仪之一边听,一边点头称是,心里却在想:“如今这大汉天下,再没半个人同皇帝争夺金銮宝殿上的皇位,何苦再多花这几万银子充门面?这钱花的乃是冤枉钱,一点也不值得。”

    可是皇帝其实是两次表示要办这场“献俘大典”了,秋仪之想着这场仪式再大,比起其他天下大计来,也不过是件小事,没由来继续坚持己见,得罪了皇帝,便也没有将心中的想法同皇上说了。

    皇帝郑荣却以为是自己将秋仪之说服了,心情顿时大好,便说道:“其实这‘献俘大典’到底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剿灭岭南王府之后,倒是还有不少善后的事情要做。”说着,郑荣横扫了秋仪之一眼。

    秋仪之被他这冷冷一眼瞪得浑身一缩,忽然想到皇帝曾经提过让自己去岭南道领兵的事情,生怕皇上今日旧事重提,便赶紧底下了头,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