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14 字字诛心

    第三卷 千里江山千里营 114 字字诛心 (第2/3页)

说话。

    却不料皇帝没有提到这件事情,反问道:“记得我同你说过,想要将李胜捷的船队收编为朝廷水师的事情,不知李胜捷那边有什么想法?”

    这问题丝毫不比让自己去岭南领军的事情轻松,秋仪之头上已暗暗冒出冷汗来,说道:“这件事情,臣在李胜捷那里探过底的。李胜捷觉得船队掌握在他家手里,再辗转替朝廷办事,似乎要比直接由朝廷指挥还略好一些。这件事情他一个人做不了主,得要派人回去征询老船主李直意见,方能决断……”

    说到一半,秋仪之抬眼见皇帝的神色似乎有些难看,便赶紧又补充道:“不过李胜捷觉得,堂堂大汉没有一支水师,似乎也有些不太像样。因此情愿献出自己手下几艘战舰,供朝廷模仿建造。至于火炮,他也能居中联络,帮着朝廷从洋人那边购买。到时候皇上也可派能工巧匠进行仿制,这样朝廷便能建立起一支威震四海的大船队了。”

    秋仪之这话说得头头是道,就连他自己也觉得颇为得体,心中顿时一松,连带着嘴角也扬起一丝微笑来。

    不成想皇帝却冷冷说道:“千言万语,他李胜捷不就是不愿被朝廷收编么?”

    秋仪之实在是想不通皇帝郑荣为何执着于要非要将李胜捷的船队捏在手里,便解释道:“依臣愚见,李家在东洋甚有威望,确实是能帮朝廷做些事情的。而且日本国素来对我大汉有所觊觎,现在让李家以自己的名义先羁縻牵制一下,也比朝廷直接出面来得好一些。”

    “你懂什么?”郑荣斥道,“找你这个说法,尉迟良鸿也不应该到刑部办差,继续当他的武林盟主不是更好?你手下赵成孝那伙子人,也别招安了,还是在伏牛山上落草岂不更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 民无所措手足’,这几句圣贤语录,你钟离先生教过你多少回了,且好好回去读一读。”

    尉迟良鸿、赵成孝等人,同李胜捷的情况是不同的,自然也就不能一概而论。

    这其中的道理秋仪之虽然知道,却也明白当面同至高无上的皇帝争辩,那就不是在争论谁对谁错、而是在一心求死了。

    秋仪之不是那种为了一句话、一个字的正确与否,就敢于豁出性命不要的迂腐书生,听了皇帝训斥得这样严肃,赶紧道歉道:“这是臣思虑得浅了,臣回去再同李胜捷说说。不过这件事情不能强求,否则李胜捷心猿意马,也没法安心替朝廷办事。若臣没法劝服李胜捷,皇上再遣他人前往,也是可以的。”

    这样的回答,郑荣似乎还是有些不满意,只点了一下头,便又问道:“李胜捷算是你的结义兄弟了,你都没法劝服。那朕想要揽入袖中的林叔寒呢?怕是就更难说服了吧?”

    “好好的在说岭南王府之乱平定之后的善后处置事宜,怎么谈起李胜捷,又说起林叔寒来了?”秋仪之有些疑心,然而皇帝自南下以后对自己喜怒无常也不是第一回了。

    因此秋仪之只能战战兢兢回答道:“这儿件事情,臣也同林叔寒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