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 (二 下)

    第三章 烽火 (二 下) (第2/3页)

表达的意思很清楚,以一万二千兵马去解崞县之围,他没有任何必胜把握。一旦与敌军在野外形成僵持,有可能就会把周围的突厥人全部吸引过来。假象被揭穿的后果显而易见,非但救不出被困将士,这支援军也会面临着灭顶之灾。

    “那咱们就直扑崞县!今天不走了,在这里休息。咱们三更出发,把骑兵全带上,夜踏敌营。剩下的步卒则打着火把在骑兵背后慢慢前进!”李旭向桌案上捶了一拳,大声道。

    巨响声和他充满信心的话让所有人精神都为之一振。有人是高兴旭子能附和李世民的建议,更多的人则为这个大胆的想法而感到震惊……

    “崞县周围的敌军至少有五、六万人!”长孙无忌没跟旭子有过接触,所以不敢盲从。云定兴也有些犹豫,但他却不想表现得太懦弱。看了看将士们脸上的表情,准备等等再做决定。

    “五万突厥人不可能来自同一个部落。五万人也不可能个个都是精锐”旭子摇了摇头,解释。

    帐中诸人,没有他对草原军队的细节了解更深。这些马背上的民族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战场,但军纪和协调性极差。遇到比自己弱小的敌人,他们可能会杀得对方片甲不留。遭到出乎意料的打击,他们也可能一溃千里。

    当年徐大眼足足帮霫人炼了六个月的兵,才多少让他们有了些正规军队的模样。如今突厥可汗带领数十万兵马来袭,其中至少有一大半是没经过正规整训的牧人。而始毕可汗的目标是大隋皇帝,他不会把真正的精锐放在一个远离雁门关五十余里的弹丸之地。所以崞县周围的敌军肯定以其他部落的牧人为主,而部落越多,对突然而来的打击反应速度越慢。

    李世民欠缺的只是经验,略经点拨,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旭子会给予自己这么强的支持。他兴奋地跳起来,把胡人的弱点一一解释给周围诸将听。众人听完之后,看向旭子的目光立刻变成了佩服。

    那只是一张纸,能不能看穿却有天壤之别。

    “原来咱们虚张声势的主意还有这个效果!”云定兴笑着开口,毫不犹豫地把功劳划了一大块儿于自己名下,“李将军让民壮打着火把在后边慢慢赶,想必也是为了制造声威。大伙上去把崞县周围的敌军打懵掉,然后再让他们于黑夜中看到数万火把遮天而来,想必其更会相信我中原的勤王兵马已经到了!”

    “这带领援军的任务,我建议由一个德高望重的云老将军来承担!”旭子笑着点点头,顺带又送出一顶花花轿子。

    “李将军尽管放心,由老夫来装神弄鬼。这两万后军,肯定看上去比二十万人还威风!”听对方把既轻松又有面子的活分给了自己,云定兴非常高兴,捋着胡须答应。

    旭子所部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