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西城双娇

    正文 第九章 西城双娇 (第2/3页)

 岳托自小被继母虐待,都类是知道的,也知道自己说多了,忙转了话题:

    “你福晋在天有灵不会愿意看见你这个样子的。”

    提到福晋,岳托的眼睛涌起了淡淡的悲伤。凝视着白云好一会,才缓缓说道:

    “敏儿,是我对不住她。”

    “能给的都给了,还有什么对不住的。”都类一脸的不服气,岳托对他那个福晋绝对算得上事事顺从了。可她偏偏还是事事计较,不让岳托干这个,不让岳托干那个。至今都类都不明白岳托怎么会如此懦弱,如此纵容她。

    岳托只是淡淡的摇了摇头,看着天上的朵朵白云。眼里的悲伤逝去了,只是也没有了往日的冷峻。

    “我曾经也以为太子大阿哥的嫡福晋,可以满足一个女人想要的一切了,原来不是,心给不了,一个位置没资格换一个女人的一生,没有资格。”

    “你真是咱们家里的另类,也只有是这个想法。玛法对你算是好耐性了,一年来你以守灵为名拒绝了多少被安排的亲事,如今我算是明白了,这一次若不是你心里的那个人,你是不会再随便找个女人做自己的嫡福晋了吧。可是我好心提醒你,玛法也许容的你拒婚,未必能接受你自己选福晋。”

    岳托没有说话,只是眨了眨眼睛。

    “镶红旗和正蓝旗从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的,熙儿真的太远了。”都类淡淡的摇了摇头,心中轻叹一声,是啊,熙儿真的太远了。貌似他们自小就是够不到的。

    岳托想起蓝熙儿,眼里终于有了神韵,透着坚定也闪着希望,声音也柔和许多:“事在人为吧。”

    努尔哈赤带领着他的军队,终于走上了返程的路途。一路上的气势要比来时更为宏大壮观。海西四部与建州女真合为一体,从此后,女真族、蒙古族与汉人的大明朝形成了三股势力,互相制约抗衡。

    自天命四年初,南明四十万大军围攻建州,爱新觉罗家的成人男丁都上了战场,如今历时九个月了,白山黑水这片土地终于平静了。

    众人出征在外时,只有贝勒皇太极留守大本营,守护赫图阿拉城。皇太极是出了名的谨小慎微。此次管制中,军中所有消息从不轻易传出。所以大军如今怎样了,与叶赫大战到底如何,赫图阿拉的女人们却是一无所知。

    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见人心惶惶,安排了一场家宴,主要还是希望谁家的福晋有什么小道消息,也可以互通一下有无。

    大妃阿巴亥曾经也是是个漂亮的乌拉格格,岁月如梭,一双眼睛添了几条细纹,只是两弯柳叶眉,总是含着笑意,让人愿意亲近。身量苗条,体格丰满尤显风骚,她的大阿哥是努尔哈赤众子中的十二阿哥,刚满14岁,所以此次战场上大妃关心的人只有大汉一人。当然努尔哈赤众多福晋中,来自叶赫的大有人在,这次大汉终于出兵攻打叶赫,对于来自乌拉、辉发甚至是哈达的格格都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叶赫被灭,绝对是她们喜闻乐见的。

    虽是大妃安排的家宴,男人们毕竟都在打仗,女人们也没有心思吃吃喝喝,何况能够与大妃同坐一堂的也只有东果大公主,哈达三公主,太子代善的大福晋叶赫济兰,莽古尔泰贝勒的大福晋哈达索亚及阿敏贝勒的大福晋乌拉索菲。几位福晋和公主也是表情厌厌,偶尔吃食,偶尔闲聊几句。却谁也说不到正题上。

    “大妃,大妃。”大妃的贴身嬷嬷礼仪都顾不上的冲跑进来,跪在大妃面前,却是喘气不断。

    大妃知道定是有紧急军情,也顾不上礼数,一个劲的说:“说啊,什么事,快说。”

    “回大妃,叶赫灭了。”嬷嬷又喘了口气:“叶赫东西两城的贝勒都身亡了。”

    众人都是松了口气,脸露喜色。只有代善大福晋,惊闻消息时猛然起身,见众人望向她时,又缓缓的坐下,只是神色已经呆滞。莽古尔泰的大福晋索亚却是嘴角含笑的瞟了一眼济兰。冷哼一声。

    “还有什么消息?大汉怎么样,一切可好?”大妃的紧张,眉眼间却多了几分红润,更添风韵。

    “大妃放心,大汉平安无恙,如今已经回返,再过些日就可以回城了。”嬷嬷说完又看了一眼大公主。大公主突然警觉又紧张的望着嬷嬷,除了大汉,都类和岳托,甚至是代善,都是她牵挂的。

    “还有,传来消息,这次岳托台吉可是立了大功了。”

    “东果姐姐真是好福气啊,岳托台吉又立功了。”

    索亚满脸笑意,她明知济兰才是岳托的继母,偏偏祝福大公主。这些年,济兰仗着自己的叶赫屹立不倒,气焰上总是高人一等,此刻叶赫被灭,兄弟身亡,然而出力灭叶赫的人恰恰又是她自小虐待的继子,这可真是天大的讽刺。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屋里除了济兰脸色惨白,济兰是东哥的嫡亲妹妹,容颜绝对是建州所有女人里出类拔萃的,此刻那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只是呆呆的望着屋里人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天可汗努尔哈赤凯旋而归,整个赫图阿拉沸腾了,他们的英雄终于将女真人最完整版图都带回了赫图阿拉城。整个军队还在城外整顿,城中的大小酒楼都已在庆祝胜利。

    傍晚时分,城中最大的酒楼就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几桌客人了。角落里的一桌,坐着一位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