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四月桃花

    第九十章 四月桃花 (第3/3页)

:“若娮,这位是宁台和铃坊的安歌安姑娘。歌儿,这位是内子童氏昱晴。”

    安歌甜甜一笑,言道:“歌儿见过夫人。”

    童昱晴忙扶住她,“安姑娘不必多礼。”

    安歌又问卢希,“卢小姐,不知您身边这位应该如何称呼啊?”

    卢希见她笑得狭促,不由红了脸,低声说道:“这是我的未婚夫,姓白,名乔煊。”

    安歌故意问道:“你的什么?你声音太小了,我没听清。”

    卢希拿起手边的花枝打她,“姐姐好坏!”

    安歌莞尔一笑,不再逗弄她,转而向白乔煊见礼,“歌儿见过白少爷。”

    白乔煊稍一拱手,“乔煊见过安姑娘。”

    顾维清说道:“这回大家都认识了,希儿,还不给哥哥我和你安姐姐斟酒?”

    卢希白了她一眼,只给安歌斟了一杯酒。顾维清嚷着:“哎,你这个小丫头,当没我这个人是不是?”

    卿子汀见他这个德行,拿过妹妹手中的酒壶,给他倒了一杯酒,“喝吧!”

    顾维清指着卿子汀对卢希说道:“多学学你二哥,尊敬兄长懂不懂?”

    卿子汀直接把那一杯酒灌到他嘴里,“喝酒还堵不住你这张嘴!”

    顾维清被酒呛得直咳嗽,“你们这都是一群什么人呐……没礼貌!”

    众人哈哈大笑,笑声传出去没多久就被一个声音打断了,“这里好热闹啊……”

    一个喝得醉醺醺的男子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砰的一声栽倒在卢希身边,另一个面容方圆的男子连忙上前扶起他,赔笑说道:“打扰各位的雅兴了。”

    白乔煊握住卢希紧攥着的手,卢希慢慢将手张开,与白乔煊十指紧扣。

    童昱晴觉得这两个男子很是眼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正当冥思苦想之时顾维清叫道:“阿阔?这么巧你们也来赏花……就你们两个吗?阿阅怎么喝成这样?”

    梁阔勉强笑着回道:“我和你弟妹带阿阅来的,阿阅喝多了,我这就送他回去。”

    怎料喝醉后的梁阅力气大得惊人,他挣脱兄长的束缚,冲到卢希面前指着白乔煊大叫道:“我到底哪里比不上他?!你和他认识才不过半年,我们认识却已有十六年,你为什么要嫁给他?!我到底哪里比不上他!你说啊!”

    梁阅的声音把周围本来在赏景的人都引了过来,梁阔恨不得立即找个地缝钻进去,白乔煊见卢希的面色苍白,又见梁阅握着卢希肩膀的手,指节青白,就知道他一定用了不少力,便将梁阅拽到梁阔身边。

    梁阅一拳打在白乔煊的脸上,卢希见白乔煊嘴角流血,连忙跑过去推开梁阅,“你干什么?!”说着她拿出娟帕轻轻拭去白乔煊嘴角的血。

    童昱晴看到这一幕,不得不佩服白乔煊随机应变的能力。以他的本领,想不被梁阅打到易如反掌,可他却偏偏让梁阅打中。这样梁阅就再不会有挽回卢希的机会,还会让卢天胜和钟舜华都以为,梁阅鲁莽冲动,难当大任。

    白乔煊的苦肉计,既能抱得美人归,又能让情敌再难有翻身之地,真可谓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梁阔终于回过神来,他环顾四周围着的人,怒喝道:“看什么看!”

    待人群散去后梁阔和顾维清一起将梁阅抬回车上,梁阅对顾维清说道:“多谢你了,维清。”

    顾维清摆摆手,说道:“赶紧带他回府吧。”

    顾维清目送着车子离开后,又飞快地爬上了山,见几人正在收拾残局,叹道:“好好的一场聚会,被梁阅那小子搅和成这样,真是扫兴!”

    卿子汀给顾维清使了一个眼色,说道:“改日我再请你一顿就是了,还不快过来帮忙?”

    顾维清恹恹地走过去,随众人一起收拾东西,之后几人一起下山。卿子汀见妹妹一直泪眼汪汪的,轻声劝慰道:“希儿别哭了,梁阅是喝醉了,乔煊自己都说没有大碍,你就不要再伤心了。”

    卢希点点头,泪珠却还是止不住地往下落,她也没与众人道别就上了车,白乔煊见她如此,与众人稍稍寒暄后就跟着上了车。

    卿子汀看向顾维清,顾维清说道:“我是特意送安歌来寻你的,这丫头听说你成婚非要让我带她来。既然人已送到,我就回宁台了。”

    卿子汀拦住他,“都说要请你吃饭了,你们就在我府上稍住几日吧,到时你再带歌儿一起回去。”

    顾维清笑得别有深意,“你若是不怕我打扰你新婚燕尔,我自当从命。”

    卿子汀狠狠瞪了他一眼,转身问安歌:“歌儿,你看如何?”

    安歌微微一笑,“一切听从公子安排。”

    于是童昱晴与安歌一辆车,卿子汀和顾维清一辆车,前后向卿子汀的府邸驶去,童昱晴想找一个话题与安歌聊天,就想从她的名字说起,“安姑娘的名字可是出自屈原的楚辞?”

    安歌点点头,“不错。出自《九歌》的开首篇,祭祀楚国至高神东皇太一的一首祭歌。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中的安歌。”

    童昱晴赞道:“安歌,歌声徐缓安详,好意境!安姑娘的名字是何人取的?”

    安歌笑道:“是公子。”

    童昱晴本以为是她的某位长辈,却没想到是卿子汀给她取的,不由一愣。安歌看出她的疑惑,遂说道:“安歌本是飘零于世的一介孤女,幸得公子收留,才有一处容身之所。不仅我,和铃坊的每一位姑娘,都是受公子的恩惠,才免受非人之苦。和铃坊就是公子专门托人,为我们建下的。”

    童昱晴问道:“这样说来,和铃坊应该也是子汀取的名字了?”

    安歌敛眸道:“是,和铃二字取自诗经中的《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童昱晴猜道:“安歌、和铃都与声音有关,和铃坊是歌舞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