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惊涛拍岸 结

    第282章 惊涛拍岸 结 (第2/3页)

速度极快、耗费巨大的通信方式。

    军士手执金签,有权要求沿途所有的军驿、邮铺、驿站、军营,甚至民间邮驿全力配合。人马快船往死里赶,才能带来极高的传递速度,撞死人不用负责。

    十万火急的金牌急递,被快船送到大营。虞允文穿上圆领常服,到大帐前面正襟危坐,张天垒等高级将官很快到齐。

    传看过急报之后,虞允文表情十分凝重,军中的文官震惊非常。张天垒等武将或是担忧,或是跃跃欲试,反应不一。

    正在这时,负责巡营的营指挥派人禀告,说包围大营的方腊军后撤到围墙之外。还搬运物资,撤去壕沟上的木板,摆出一副围死不攻的样子。

    雨停云去,月光明亮。

    虞允文在寨墙上,看着退缩固守的方腊军,在火盆的剧烈燃烧声中道:

    “方腊军这是放弃攻营,铁了心要把本官围死在这里。韩世忠和王禀两位招讨使没有料错,方腊确实想让国朝分兵,到杭州城下和他一决死战。”

    “国朝若胜,则永乐伪朝就此消失。国朝若败,不仅是江南两路不保,江淮两路和福建路也危险了,荆湖两路也要用心防御。那时永乐伪朝便不是十几二十年能够打下的了,真是好算计!”

    “居然用了玉石俱焚的最后招数……方腊逆贼还寄希望于北地再启战端,能够救他的永乐伪朝吗?笑话!”

    “若不是方腊作祟,国朝此时应已在北方建功,尽收幽云十六州之地。二十万大军齐聚江南,消耗钱粮无数,方腊想毕其功于一役,本官何尝不想。”

    “惊涛拍岸,洪波涌起。浪击堤岸,无所不破。本官的意思是,开赴杭州城,一战定乾坤!”

    朝堂催促甚紧,更是把圣熙三年能够拿出的钱粮全部投到江南。还透支了一部分,某些地方搞得民不聊生,比如随州的王六王七兄弟便被逼得愤而造反。

    若是不能在秋收前结束战事,永乐朝便很有可能缓上一口气,坚持到下一年。到时不仅是国朝难以负担再次大战的巨万开销,更让国朝重臣难以接受的是,至少到明年上半年,大周都没有足够力量,支撑聚集在大名府的十万大军北进。

    一个个坚城、营垒和据点啃过去的话,韩世忠、王禀、张天垒等大将估计出的最小伤亡数字,不下于二十万。也就是说,围攻永乐伪朝的全部军队都要死光,才可以打到杭州城下!

    整整一天一夜,虞允文的金牌信件使得太湖以西的两位招讨使、两位转运使、五位盐铁使坐立不安,踌躇难眠,汗如雨下。

    涉及到围剿方腊的根本大计,直接关系到朝堂数年之内的对外大策,不是刘光世等四位招讨使和其他武将能够轻易置喙的。

    前线的武人只能委婉地提出意见,决定权在虞允文等文官手上。

    利用大周军暂时收兵不战的宝贵契机,钱塘江以北的方腊军抓紧时间调整。

    方天定匆匆返回杭州城,又匆匆带上两千披甲精锐,和一千孤儿军凑到一起,出了杭州城北门。他要带着三千精锐游荡于德清县城以东、塘栖古镇以北的几十平方公里地域,屏蔽德清县城的同时,牵制大周更多的可战之军,减轻杭州城的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