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枭雄落泪

    第298章 枭雄落泪 (第1/3页)

    火药大箭是唐末乱世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箭矢。粗长的箭矢绑上火药筒,提高射程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箭矢的杀伤力,属于喷射推进型火器。

    蒺藜火球是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将铁蒺藜溅射到四面八方伤敌的溅射型火器,优点是工艺成熟、制作简单、杀伤力稳定,是大周最为倚重的一种火器。蒺藜火球一般都会绑上一小段麻绳,方便士兵甩得更远。

    霹雳火球是大周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密闭爆炸型火器。一般是竹制外壳,中间塞上火药,将剩余空间用碎瓷片、锈铁片、铁蒺藜、小石子、铁钉等塞个严实,工艺较为成熟但威力不稳定。

    大周还有更厉害的几种火器。但由于成本高昂,运输不便,容易造成事故,再加上永乐伪朝没多少厉害的军械,大周军便没有携带多少。

    床弩发射了三百多支铁叶大箭,弓弩和车载床弩发射了六百多支火药大箭,投石机和投石车扔出十几万斤石块儿。射程最远的七哨炮和三弓床弩投射了上千枚蒺藜火球和霹雳火球,约占杭州城下官军大营存量的三成。

    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韩世忠和王禀终于轰塌了杭州城东北角的城墙。当年参与修缮过杭州城的几十位匠人出力不少,因为他们最清楚城墙的弱点。

    城墙塌陷前,方腊守军眼看大周军集合了数百架军械,哪里不明白大周军的意图?

    明白归明白,但遮蔽天空的大箭、石块儿、弩矢和火器破空而来之际,城墙上根本无法站人。方腊的二儿子命令所有人撤下,其本人在断后时受了重伤。

    烟尘过后,地面停止晃动。

    塌陷口附近的方腊士兵纷纷咽口唾沫,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一些。

    塌陷口里面的永乐朝士兵和青壮看着断口处透进来的日光,闻着相比城内显得十分清新的空气,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

    某一刻,城外的大周军吹响所有号角,敲起所有战鼓。

    总攻开始!

    六万余大周军全力登城,不到半个时辰便从五处地方登上城墙。每有一处破口,相应位置附近便有大周军在疯狂破坏城墙,以造出更多塌陷。

    田大宝的老家距离方腊老家不远。方腊起兵之时,田大宝全家正在饿死边缘徘徊。

    老父老母不愿拖累儿孙,趁家里人不注意跳下深井。田大宝葬了父母,烧掉祖屋,带着十几个穷汉投奔了方腊。

    田大宝在方腊身边待过一段时间,由于为人憨直,给方腊留下过深刻印象。

    攻下杭州后,田大宝成为带兵五百的小校,离开方腊身边,开始为永乐朝守卫城墙。

    杭州城的北面城墙和东面城墙北段,已经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战圈,大周军和方腊军在生死搏杀。武器没了用牙咬,胳膊断掉用头撞,临死也要拉上对方一人跳下城头。

    数万永乐朝青壮见到城楼倒塌的那一幕,手脚都有些发软,却咬牙拿起简陋的武器,哭喊着朝大周军扑去!

    妻儿在城中,我们无路可退。不想退,不能退……

    田大宝身披扎甲,头戴无樱铁盔。他左手持一圆盾,右手紧握一把刀身短阔、厚背薄刃、刀柄短粗的制式手刀,和二十多名披甲弟兄充当救火队员,哪里顶不住便扑向哪里。

    “贺将军有令,绝不可让大周军控制塌陷口附近的城墙。田大宝当立即前往支援,务必将塌陷口附近的城墙牢牢控制!”

    负责守卫北面城墙东段的贺从龙派人给田大宝下令。

    塌陷口在杭州城东北角。若是被大周军控制了塌陷口附近的城墙,再被大周军士兵使用弓弩、床弩、投石车居高临下地射击……到时不仅是塌陷口守不住,城墙也保不住了!

    田大宝不聪明,但也能想到这一点。他丝毫不敢怠慢,快速移交城墙阵地之后,便带人朝东行去。

    大周军的器械实在太多,弩矢和石块儿一刻不停,时不时还来一轮火器投射。

    方腊军渐渐揣摩出几个规律。比如大周军从不往双方混战的地方投射,怕伤到自己人。

    永乐朝的士兵陷入两难。放大周军上来肉搏可以减少伤亡,但要冒着被大周军挖塌城墙的风险。把大周军挡在城墙下要消耗大量箭矢和石块儿,还要被投石机和投石车狂虐。

    选择只会留给综合实力占优势的一方。方腊军没有选择,只能被动地跟着韩世忠等大周将领的节奏走。

    田大宝带人穿过挥舞着棍棒刀叉的青壮,以及在矢雨弹幕下反击的士兵,途中顺手帮忙维持了一处战圈。三百五十多人到达塌陷口附近时,已经不足三百人。

    “弟兄们,把大周军赶下去!”

    手下的弟兄用布条将田大宝的右手和刀柄绑紧。田大宝看着前方挤成一团的双方人马,咬牙下令:

    顺着城墙两侧走,分两路包抄。直接向东推,将大周军从塌陷处挤下去!

    一根弩矢从田大宝的耳后飞过。田大宝紧了紧头盔,朝城下的几十个神臂弓手吐口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