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以命护剑

    第三十六章 以命护剑 (第1/3页)

    在赵老爷子的讲述中,我的父亲黄卫国似乎听得很认真。赵老爷子说,其实嘛,备用系统是特科的习惯叫法,而所谓的护国之剑计划其实讲的就是备用系统,内容就是我们要储存一支秘密的国家力量,开启的时间点就是必须是国家危难的时候才开启它,计划的负责人和实施者就是C和黄卫国的父亲黄克星。尽管进行了高度的保密,但这个计划还是被日本人的影佐特务机关知道了。那是1937年冬天的事情。

    1937年的冬天是中国最寒冷的一个冬天,1937年12月31日,日本军队在南京实施了南京大屠杀。南京的天空飘满的不是寒冬的雪,而是中国人的血。从南京的天空到长江之上弥漫的都是血腥。那些无处归去的灵魂,让南京的夜色充满了阴冷、悲伤、恐惧,但这仅仅只是苦难的开始。

    日本人号称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次屠杀,日本就是想借机彻底摧毁中国人的意志,以灭心而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

    面对国家危亡和民族危亡,组织上一方面提出打持久战的战略决策,一方面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日本侵略。但面对蒋介石总在战与不战的犹豫,特科提出了建立隐秘部队的方案,以应对国家和民族极度危险的时候开启,这个方案得到了组织的批准,并取名“护国之剑”,级别为组织的最高机密。方案的领导就是C,我的爷爷黄克星就是方案的具体实施人。至于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除了老K,就是C和我的爷爷黄克星。对于“护国之剑”的方案没有任何的记录,他们都习惯地称之为“备用系统”。

    从1937年到1945年的时间里,我的爷爷不断地从迁移到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大发展青年知识分子奔赴延安,还将各少数民族中有特殊才能的青年送往延安,还有就是在作战部队中选拔最优秀的同志进入这个被称为“零”的学校,“零”学校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延安青年干部培训班,以最大限度的做到低调、平淡、隐秘。在延安,这支隐秘部队单独地由老K直接领导,也没有人知道谁是老K。学校独立存在,不与其它任何单位发生任何联系,没有番号,没有任何档案,除特殊人才外,只有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政治上完全可靠的经组织考验合格的青年才有进入这个群体的资格,接受训练的同志都是单独的个体,同志之间彼此不能发生任何的联系,他们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独立作战,独自生存,独自完成任务的能力。可以说,他们每个人的存在,就是一把利剑钢刀,所以称为护国之剑。因此,护国之剑的存在,也就是一个不存在。所以被称为备用系统。“备用系统”的目的就是在国家和民族在最艰难的时候开启,以担当起护国的职责。

    但这个机密还是被日本特务机关知道了它的存在。

    1940年秋天的中国上海。

    日本影佐机关影佐祯昭对川岛芳子说:“你告诉我像C这种女子是怎样的女子?似乎我们所有的酷刑都不能让她开口,她又不是神,难道她的身体没有疼痛吗?在酷刑的面前,所有人,只要他是动物,那么,他的忍受和支撑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超过极限就得崩溃。我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她到底还是不是人类?可她能不是人类吗?她是人类呀。”

    川岛芳子对影佐祯昭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不惧死亡的意志,那么我们就把她没有办法了。比如说为了报仇,我什么都可以去做。”。

    影佐祯昭心生寒意,对川岛芳子,说:“你跟我说的不是一回事。什么都可以做和什么都可以忍受是两回事。我可以坦白地说,酷刑这种办法本来就是一种暴力手段,我们为什么使用它呢?因为它对人类最有力量。不管你是什么人,在酷刑的面前,你都是无助的,什么意志、忠诚、信仰?在酷刑的面前都不堪一击。比如说,芳子小姐,你受得了吗?肯定受不了。我问我自己,我也受不了。谁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你要忍受比死超过百倍千倍的可怕的痛苦。以我们的经验,酷刑存在的理由,不论你是什么样的英雄,你有什么钢铁般的意志,在酷刑的面前你也不得不跪下来。所以,我现在感兴趣的是这个C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在猜想,如果他们的什么护国之剑都是这样的人,我们靠什么去战胜他们?”

    川岛芳子对影佐祯昭说:“机关长,酷刑带给人的只是身体的痛苦,中国人最擅长的不是酷刑。”

    影佐祯昭对川岛芳子,说:“那是什么?”。

    川岛芳子对影佐祯昭说:“诛心。”

    影佐祯昭对川岛芳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