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分合】(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06章:分合】(3)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第1/3页)

    开幕演出季的系列音乐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虽然张盟独奏音乐会令南山大剧院突然火了一下,但很快便归于平淡,票务渠道所导入的会员数并没有持续高涨的势头,只跟院线其它剧院的发展一样,稳步累积着。紧接其后便是戏剧周,因着开幕的缘故,南北院线给足了前期调度的支持,整个戏剧周安排的是两岸三地的名家作品,台湾的赖声川,香港的林奕华,北京的孟京辉、田沁鑫,以及一箩筐的新锐导演,几乎都是挑了代表性的作品,不乏明星版,随着时间逐日逼近,票务咨询电话也日渐热乎起来。

    原本外界都在质疑,南山大剧院开幕演出季居然不安排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而是安排了一部公众并不太熟悉的《宝岛一村》,待第一场演出结束,口碑霎时逆转,媒体更是给了极高的赞誉,称此作品为“历史情怀佳作、宝岛风土名篇”。

    唐青悠在谢正面前颇是感慨了一番:“任总老牌演出公司的出身果然名不虚传,选节目真是有一手!”

    谢正点了点头:“这点是真的。没点货真价实的审美能力,在这行当什么领导?不过,任总选《宝岛一村》,也是退而求其次了。”

    唐青悠多年前慕名观看过《暗恋桃花源》,甚至在戏剧社期间也排演过其中一些片段,对赖声川其它的作品却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当即求问,谢正直接跟她介绍了起来:“他前段时间出了个新剧,叫《如梦之梦》,一下子被业内推成了话剧巅峰作品,一演要8个小时,装台就得去半个月,整个舞台要重新改造。想都不用多想,咱们现阶段根本接不了。”

    此时的唐青悠光凭资料和想象,自然无法揣摩《如梦之梦》的妙处,而眼下的《宝岛一村》已经足以让她主动加班、“二刷”观剧了。

    《宝岛一村》讲的发生在台湾眷村几户街坊几代人的故事,7点半开演,足足演到将近12点才结束。演出结束的时候观众每人可以从场务人员手中领一个热乎乎的肉包子再行出场——这是剧组的营销手法之一,但这个创意也是根源于剧目内容的,在《宝岛一村》这个平凡真实而感人至深的故事里,有个山东籍的老兵,在台湾落户眷村之后,靠着从老家山东带出来的包子手艺养家糊口,靠着包子的味道念着故乡,一直等到了与大陆亲人的历史性重逢。

    寒冬腊月,看了四个小时的剧,正值饥肠辘辘,这个时候握了个热乎乎的包子到手中,那感觉真是和平常看戏不太一样,更何况,这个肉包子的包装LOGO还是剧中卖山东包子的那个“眷村99号”。今后再想忘掉这部剧,还真是不太容易了。

    凭着第一场演出的口碑,第二场《宝岛一村》上座率直线攀高。结束时,平均花费几百上千块买票的观众清一色排着队领取价值还没票纸材料费高的肉包,足可见其成功之处。

    唐青悠纯粹是下了班自己跑来看剧的,并不在岗,但看到当班的场务人员忙不过来,主动撸了袖子上前帮忙派发包子。结果,就在她发包子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个故人,她学生时代混迹戏剧社时最亲密的搭档,她的亲师兄费栋。

    唐青悠埋头发包子,根本没来得及看观众们的脸,突然被一声“悠悠!”给镇住了,顿时心脏漏跳了半拍。这世上除了家人,喊她悠悠的只有涂屹然,和费栋。她心跳加速地抬头,看到费栋那张久违的脸,冲口而出便喊了“狒狒!”——这是费栋学生时代的外号。

    这场没有预期的重逢,两人均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