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登闻鼓响

    第11章 登闻鼓响 (第1/3页)

    其实万古艾和何寿让人飞鸽传书汤浩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大理寺闹出这么大动静正在垂拱殿召见武安郡王的皇帝朱崇礼想不知道都难。

    “圣上!不能再犹豫了,欧阳东身为太学生,居然煽动百姓冲击大理寺,这是藐视朝廷啊!一定要严惩不贷,切不可姑息养奸。”汤浩已经顾不得宰相从容淡定的风度,现在必须快刀斩乱麻,将欧阳东速速定罪。否则拖的时间太长,万一自己利用李越案陷害文彬的阴谋败露,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朱崇礼坐在龙椅上一声不吭,满脸黑线游动。朱寻和齐格穆雍唇枪舌战了三天三夜,对方才勉强同意将额外索要的三十万岁币降低到二十万。昨日递交完国书,幽梁两国此次议和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程序,幽使也已北返。

    今日召见刚刚抵达临安的武安郡王,两淮节度使文彬老将军,君臣正欲商议北伐大计,就听内常侍李宦禀报,说临安百姓把大理寺围了。然后左相汤浩火急火燎的进宫了,说在大理寺带头闹事的是太学生欧阳东。

    登基即位才不到半年啊,怎么闹心的事情一件接一件,都不让自己喘口气。朱崇礼此刻心中的阴影面积趋于正无穷大,差点就张口骂娘了。你汤浩是当朝左相,文官之首,你倒是先斩后奏把那欧阳东结果了啊。遇到难办的事情就知道扔给朕。

    朱崇礼都恨不得赐给那个叫欧阳东一杯毒酒或者一丈白绫,那样耳根就清静了。奈何大梁太祖皇帝建国之日就立下铁碑誓言:不得因言罪及士大夫。有违此言者,天下共诛之!

    脑仁发疼的朱崇礼向文彬投去了求救的目光:“武安郡王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啊?”

    文彬缓缓答道:“老臣以为临安百姓聚集在大理寺肯定事出有因。”

    “他们要求释放朝廷要犯李越,真是一群可恶的刁民。”汤浩狠狠的说道。

    “李越是谁?”政务繁忙的皇帝早忘了是自己下令把李越关进大理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