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钱监司

    第22章 钱监司 (第1/3页)

    “所谓融资就是面向民间规模较大,信誉较好的商家募集资金以筹办银行。朝廷可以让出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出资人。”

    李越刚解释完,便有人高声反对道:“朝廷与商人合伙,这成何体统?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出乎李越预料的是,出言反对的并不是早已和自己结下梁子的左相汤浩,而是一个长着一张国字脸,四十来岁模样的官员。

    李越看看朱崇礼,再看看文彬和张琦,甚至连汤浩这会都是眉头紧锁。

    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然能让大梁皇帝和一众高官愁眉不展。想到这里李越并没有退缩,“此官民两便之事,有何不可?”

    “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士农工商是也。”国字脸不依不饶道:“夫以山河之广,百姓之众,受制于圣上一人,虽有绝伦之力,超世之智,莫不奔走而服役,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百官,士大夫治民。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下之事上如手足护心腹,然后方能上下相安。若贪一时之利,使朝廷与商贾平起平坐,臣恐礼纪崩坏,国本动摇!”

    国字脸的一番之乎者让李越顿时头大如斗,只能听懂大概意思的他不气也不恼,只是面带微笑的反问了一句:“那么这位大人,是否可以用礼纪名分填平国库之亏空?”

    国字脸冷哼一声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那大人何不将自己的俸禄和家财全部捐出,如此朝廷的燃眉之急可缓,也可全大人名节,青史留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官……”国字脸没想到李越会如此不按常理出牌,一时间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结结巴巴的答道:“只是本官……那点……那点微薄俸禄捐出倒也无妨,不过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杯水车薪!”

    这番话李越说的是义正言辞,但是他越是一本正经,众人就越觉得好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