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钱监司

    第22章 钱监司 (第2/3页)

    文彬和张琦差点没喷出来!

    龙椅上朱崇礼也憋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他强忍住笑意说道:“朝请郎不得无礼!还不给崇文殿大学士,国子监祭酒朱大人赔罪?”

    李越心中一惊,原来国字脸是大梁第一大儒朱孔阳。他将道家和佛学思想糅合进儒学,自创“道学”,其门徒遍布朝野,之前鼓动百姓叩阙上书营救李越的欧阳东也是朱孔阳的学生。朱学士是大梁士林当仁不让的头号领袖。

    认死理的朱学士,在朝堂上是个提起来就让人头皮发麻的角色。今天李越居然把朱学士说的前言不搭后语,也算是创下大梁朝廷一个不小的记录。

    “朱学士,晚辈口不择言,还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李越深躬一礼道。

    “此乃公事,非个人恩怨,无妨!”

    听朱孔阳这么一说,李越顿时对他平添许多好感,不过他还是坚持己见的说道:“晚辈以为若以大义为由反对设立银行,实不可取!圣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能让百姓生活富足,再以礼乐教化则事半功倍!”

    “巧言令色!”

    李越并没有打算更没有能力改变朱学士的想法,不论是在哪个时代,改变一个人思想的难度绝对大于攀登珠穆朗玛峰。不过,在此刻这场辩论中谁占上风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右相张琦这时说道:“臣以为银行之事可行,此法可促进大梁各地商贾贸易往来,降低交易成本,最关键的是可为朝廷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资金以充实国库。”

    武安郡王文彬和三司使文安国也都在那抚须点头。

    李越听完张琦的话有些紧张,他最担心的就是朝廷将银行当作短期敛财的工具,这可不是自己建言设立银行的初衷。他不得不开口讲道:“圣上,以臣之愚见,银行成立后应独立运作。朝廷可设立钱监司监管银行,但不可直接插手银行日常经营。朝廷的收益主要来自年终分红和银行上缴的利税。若是朝廷真的一时周转不开,也可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