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空战 台湾

    第十五章空战 台湾 (第1/3页)

    小乔林遭遇战过后第三天,这里再次发生了战斗,不同的是,前一次的战斗发生在地面上,这一次却是发生在空中,

    空战发生在上午十点半钟左右,学兵军这边是驾驶一架伊-15的空军第一师第二飞行大队的副大队长耿长空,日军那边是驾驶一架Ki-43隼式战斗机的华南方面军航空兵团第三飞行师团第一战斗机大队二中队的中队长佐佐木大舰,

    Ki-43隼式战斗机为中岛公司所制的,乃是那个时空二战早期日本陆军的主力战机,而伊-15则是二战之前的知名战机,这种主要结构件还是木质的战机,一度曾经代表了苏联在航空工业上的成就,但是放在现在,却已经远远落伍了,

    单单从性能上讲,有着优越结构和高度灵活性的隼式战斗机占有明显优势,不过,因为耿长空是先敌发现、以逸待劳,掌握了主动,所以综合比较,双方等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佐佐木大舰参加过笕桥空战,并在这次战斗中击毁了两架中国战机,是第三飞行师团仅次于两个王牌飞行员的飞行好手,算上这一次,佐佐木连续出任务已经三天了,而他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踊跃,正是想趁学兵军空军频繁出动侦察的机会,一举突破五架次的成绩,以荣升王牌飞行员,

    自学兵军大张旗鼓的展开兵力调动,双方便频繁的出动侦察机互相侦察,毫无例外的,单纯侦察机侦察屡屡遭遇敌方拦截且各有损伤,侦察机火力有限,防护也不行,铁林飞考虑到战斗机宝贵,飞行员更是宝贝,干脆一反常规,转而派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日本人吃了两次亏,后來也学乖了,转而也派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于是便有了这一次空中遭遇战,

    学兵军在武夷山有一座小型的雷达站,覆盖距离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因为这个雷达站的存在,往往能够先敌发现,这一次也不例外,佐佐木大舰才驾机升空,武夷山雷达站便侦测到了,随即通知了同一方向正在执行侦察任务的耿长空,

    “老狼呼叫老鹰,老狼呼叫老鹰。”

    “老鹰收到。”

    “在你前方三十公里处出现一架敌机,在你前方三十公里处出现一架敌机,需不需要增援,需不需要增援。”

    隼式战斗机是最近刚刚服役的,学兵军方面还沒有掌握相关的信息,因此,耿长空对于击落这架敌机充满信心,他高声回答:“无需,老鹰保证将其击落。”

    “好的,老狼祝你旗开得胜。”

    一方有无线电,一方沒有无线电,这种差别是巨大的,本來,伊-15的最大升空高度是9000米,隼式是11700多米,隼式是占绝对优势的,不过耿长空以有心算无心,他将战机拉到8500米的高空藏入云团中守株待兔,保持5000米飞行高度的佐佐木反而沒有意识到,

    战斗是瞬时打响的,当这架隼式距离耿长空的座机还有3000多米的时候,耿长空一推拉杆俯扑下去,短短三分钟就迎头驶进了机载机枪的射程,随即猛烈开火,

    佐佐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机身上被打了一排十几个窟窿,惊出了一声冷汗,伊-15机载武器是两挺7.62毫米口径的机枪,这种口径的子弹,如果不能击中油箱、发动机或者是密集击中某边机翼的话,是很难一击奏效的,

    耿长空伏击沒能奏效,立刻调整位置,想要再次捕捉开火的机会,然而,这架新近才服役的新式日军战机的爬升性能太优越了,他将将将机头拉起,佐佐木大舰已经将飞机拉升了千米左右的距离,然后果断的射击,

    那个时空,隼式战斗机在服役初装载的武器是7.7毫米和12.7毫米的机枪各一挺,而在这个时空,该机装备的两挺机枪悉数为12.7毫米口径,耿长空驾驶的这架伊-15还是陈济棠主宰广州的时候从苏联购买的,其机翼还是木头结构,于是,悲剧的一幕出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