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日军的变化

    第三百二十四章日军的变化 (第1/3页)

    欧阳云沉凝不语,丘吉尔心头却十分不快,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提议可能要作废,他“吧嗒吧嗒”的狂抽着烟,看看欧阳云又看看罗斯福,心中暗忖:罗斯福对中国人太好了,要知道英国才是美国最可靠的盟友,不,不,缅甸事务上我们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也许我应该向麦金泰尔求助,

    欧阳云并不知道罗斯福如此推崇学兵军模式,盖因为在这种模式身上看到了“百日新政”的影子,美国之所以能够快速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淖,“百日新政”功不可沒,而在罗斯福看來,一个政令统一、对日强硬的中国政府于盟国正在进行的正义战争是必须的,而“学兵军模式”能够推广到全中国的话,那么这个古老的国家必然能够重新焕发青春,也必定能够在对日作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罗斯福在中国事务上表现得这么急切是有原因的,日军因为小泉敏一郎的影响,已经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小泉敏一郎个人能力只能算一般,但是他胜在拥有一根金手指,那个时空,日军走的是穷兵黩武路线,仗着完善的预备役体系,日军在进军东南亚之初动辄就能编组出一二十个师团,这也是日军在战争之初能够保持迅猛势头的最主要原因,不过在此之后,其弊端却凸显出來,,随着前线精兵损失殆尽,日军不得不开始征召沒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平民,于是越打部队战斗力越低,号称天下第二强军的“皇军”也变成了人尽可欺的“菜军”,小泉敏一郎在穿越前研究过这个问題,在找到山本五十六这个偶像以后,他便通过三本五十六对日本军界施加影响,不动声色的对“皇军”进行着改造,细数小泉敏一郎对日军的贡献,武器的更新换代是一条,再就是预备役制度的完善,以及战法战术的改进,

    海军自不待说,有米内光政为首的海军铁三角坐镇,小泉的每一项合理建议几乎都得到了实施,陆军方面却经历了一些波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