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紧急情况

    第六百五十九章紧急情况 (第1/3页)

    堪称莫大的讽刺----中美两国现在的处境,与37年左右相比,等若是双方对调了一下位置。彼时,中国政府渴求美国能够站在公正立场,对日本进行谴责,能够避免这场战争,将一腔希望都寄托在欧美等传统强国身上。美国人当时是怎么做的呢?美国政府虽然也有发表谴责或声明,但是却照样和日本保持着正常的经贸和外交关系。现在的美国,情况并沒有当初中国恶劣,但是,国情不同,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政府高官们,其日子并不比当初老蒋为首的中央政府官员们好过多少。日本在成功研制出富士山超级战机以后,就沒有停止过对美国本土的轰炸。这种轰炸其实并沒有给美国带來多大的实际损失,但是却在美国民间引起了相当程度的恐慌,渐而影响到了美国社会的安定,也使得美国政府煞费苦心经营起來的全民总动员大好局面一去不复返,渐而影响到了美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半年前,美国尚是盟国最主要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输出国,现在呢?排除技术因素,美国也已经无力再承担如此规模的物资输出了。再加上,美军在澳洲和太平洋甚至大西洋的部队并不给力,其左右世界战局的能力相对削弱。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美国,早不复二战刚开始时的风光。相反,走高科技路线的学兵军及背后的中国政府现在却形势一片大好,实际上已经成了盟军抵抗轴心国武装力量的中流砥柱。

    美国人因为珍珠港遭到日本的突袭这才决定全面参战,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美国加大了援助盟国的物资输出量。只是现在看來,美国人的付出不仅沒能得到预期的回报,而且似乎有自找麻烦的嫌疑。难道不是吗?就拿澳战來说,澳洲本属于英国传统上的势力范围,美国实际上是通过大量的对英援助这才获得了澳洲的支配权。这本來应该被视为一种利益交换,算是英国人回报美国人慷慨解囊给出的红利。然现在的真实情况是,美国倒是如愿的得到了澳洲的支配权,但是却远远沒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