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震撼

    第六百六十三章震撼 (第1/3页)

    罗斯福之后赶到重庆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丘吉尔抵达重庆的第二天,斯大林也到了,于是重庆会议正式开启。曾经的时空,同一年召开的同盟国高层会议,中方沒能获邀参加,于是会议就成了美英苏的分蛋糕大会。它们不仅罔顾中国利益,直接无视中国同为战胜国的事实,且毫不客气的将外蒙从中国版图上切了出去。现在,中国不仅是会议发起者,且还是主持者,历史却是绝对不会重演了。

    丘吉尔、斯大林和罗斯福一样,都是第一次來到中国,第一次來到重庆。两个人之前都有通过手下们的描述对当前的中国和重庆有大致印象。于是,当他们看到一个完全崭新的重庆,一个气质完全不同的民族时,两个人和罗斯福一样,心中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崭新的重庆还好理解,重庆在日军持续的空袭中损毁得厉害,反而适合于重建。至于重建资金,学兵军发展这么多年,积累相当雄厚,且欧阳云又长袖善舞,从英美法三国身上盘剥了不少这种说法,丘吉尔和斯大林当然不会拿到公开场合,不过欧阳云也沒法让人家心中不这样想。毕竟,这其实就是事实。民族的气质,这种属于高屋建瓴层次的东西有点不好形容。当然非要形象化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联合政府一脉相承于学兵军特区政府,所以联合政府的执政理念基本上照搬自学兵军特区。事实已经证明学兵军特区存在着并且越來越红火自有其倚仗,就比如“该政府承担的责任绝不转嫁于百姓”这一条,这算是在学兵军特区政府已经形成传统的执政理念。欧阳云推行之初一度还受到姜树人等财经专家和官员的强烈反对,因为在他们看來单凭政府的力量根本就无法保证抗战的资金供给。现在,姜树人是断然不会苏红这样的话了,学兵军凭借医药工业起家,然后上马电子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结果愣是单凭政府的力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而且,事实证明,中国的百姓是有爱国心和历史责任感的。政府这边想要独自承担抗战责任,不愿意给民众增压,民众支持抗战的热情反而更高。

    会议日程是欧阳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